今天糖豆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叙说贵州人和队,以下4个关于贵州人和队 摄政王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足球资讯。

问题1:指环王中 罗汗国摄政王有几个儿子 (电影里出

洛汗国有摄政王?洛汗国的骠骑王希优顿只有一个儿子还战死了;刚铎摄政王有两个儿子,大萝卜战死在护戒小队,小菠萝娶了洛汗国公主。

指环王中 罗汗国摄政王有几个儿子 (电影里出

问题2:1914年满清贵族试图复辟是怎么回事?经过?

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倒行逆施者必自食其果

袁世凯复辟帝制是1915年12月12日发生,结束于1916年2月25日的一场闹剧。

袁世凯(1859——1916年),字慰亭,别号容庵,河南项城人。是淮系军阀袁甲三的侄孙,是个绔绔子弟,曾两次参加乡试都落榜,1882年(清光绪八年),随吴长庆督兵赴朝鲜。

1885年(光绪十一年),经李鸿章保荐继任驻朝鲜商务委员,后以道员升调,留驻朝鲜全权交涉通商事宜。甲午中日战争前夕,其见局势严重,便请调回国。战后,袁以浙江温处道留京听候差委。他命幕友译撰《兵法》12卷,因缘层递荣禄,受到赏识。甲午战后,清政府以湘淮军不足恃,有意改练新军,袁遂受到慈禧太后亲信荣禄的推荐,于1895年12月被派到天津小站接管“定武军”十营。袁以此为基础,并增募人员,编练“新建陆军”7000余人。1897年,清廷以袁练兵有功,提升为直隶按察使,仍专管练兵事宜。1898年9月,维新变法运动在光绪帝支持下达到高潮。慈禧太后、荣禄为首的顽固派密谋发动政变进行镇压。维新派鉴于袁参加过强学会,懂外交,掌握军队,清光绪帝于9月16日召见他,特赏兵部侍郎,专办练兵事务。当局势危急之际,维新派要他“杀荣禄、除旧党”以助新政,他满口答应。但他回天津后,竟立即向荣禄告密,出卖维新派,从而把维新派投入血泊之中。为此,袁深得慈禧太后的信赖,并从此官运亨通,飞黄腾达。1899年6月,袁被提升为工部右侍郎,12月署理山东巡抚,率军在山东残酷镇压义和团。1901年11月,卖国贼李鸿章病死,袁署理总督兼北洋大臣(次年6月实授)。1902年初,袁兼任政务处参预政务大臣、练兵大臣,并在保定创立北洋军政司(后改北洋督练公所),自兼督办,开始编练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且抓住了清朝京畿的警权。此后他又兼任督办商务大臣、电政大臣、铁路大臣等职。1905年,袁拼凑成北洋军六镇,实额共6万多人,除第一镇外,其余五镇全是他的嫡系。至此,以袁氏为首的北洋军阀反动集团的基本武力大体建成,成为清廷镇压人民的主要工具。袁的权势急剧膨胀引起了满清贵族的猜忌,终于在1907年被清廷以明升暗降的办法调任为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大臣,剥夺了他对北洋军的直接指挥权。1908年11月,光绪帝、慈禧太后相继死去,宣统帝继位,由摄政王载沣监国,借口袁有“足疾”将其赶回老家“养病”,从他手中夺回了大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廷不得不重新起用袁。1912年2月,袁在帝国主义支持下,采用军事威胁和谈判相结合的反革命两手,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1913年3月,袁派人在上海暗杀宋教仁,又向帝国主义乞求借款,发动反革命内战,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镇压了国民党人发动的“二次革命”。袁在镇压“二次革命”后,一方面竭力破坏辛亥革命的民主成果,加紧专制独裁统治的建立;另一方面大肆出卖国家的主权,极力寻求帝国主义的支持,为复辟帝制积极作准备。袁世凯强迫国会改变先订宪法、后选总统的立法程序,1913年10月6日先进行正式大总统的选举。当天,被袁世凯所收买的便衣军警、地痞流氓数千人,打着“公民团”的旗帜包围了国会,高喊“今天不选出我们中意的大总统,你们就休想出院”,在会场外面捣乱。议员们从早上8时到晚上10时,忍饥挨饿,连选三次,最后屈服于袁世凯的武力,将袁世凯捧上正式大总统的宝座。11月4日,袁世凯过河拆桥,下令解散国民党,收缴438名国民党议员的证书、证章,使国会不足法定人数无法开会而名存实亡。1914年1月10日,正式下令解散了国会。2月,袁世凯授意成立的“约法会议”,草草炮制出一个“字字皆袁氏手定”的所谓《中华民国约法》,于5月1日公布施行,以取代《临时约法》。新《约法》规定,“大总统总揽统治权”,凡一切内政、外交、军事、制定宪法和官制、任免大权,统由袁世凯独揽。12月,“约法会议”通过《总统选举法》修正案,规定大总统无限期连任,大总统的继承人由大总统推荐。这样,袁世凯不仅可以终身独揽统治权,而且还可以传之子孙。袁世凯的头上除了剩下一块“中华民国”的空招牌以外,其他一切已和专制皇帝没有区别。为了去掉“民国”这一牌号,袁世凯对外积极投靠帝国主义,大肆出卖国家主权。据不完全统计,在袁世凯当权的几年里,和帝国主义侵略者先后签订过100多个不平等的合同、协定和条约。

特别严重的是1915年5月9日接受了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经过长期准备,袁世凯认为条件已经成熟,遂即着手帝制复辟活动。1915年8月,首先由袁世凯的外国顾问古德诺(美)和有贺长雄(日)出面,先后发表《新约法论》、《共和与君主论》等,鼓吹“中国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公开叫嚷让袁世凯当皇帝。袁世凯又指使杨度(袁死后转变,参加革命,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纠合立宪党人和革命派的叛徒在北京成立“筹安会”,公开策划复辟活动。为了盗用“民意”,袁世凯又授意梁士诒等于9月19日成立“全国请愿联合会”,两次请愿尽快决定国体。10月到11月,在袁世凯的统一指挥下,在各省长官监督下,各省选出国民代表1993人,进行国体投票,结果全部拥护君主制,并于2月11日一致上“推戴书”:“谨以国民公意,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装腔作势表示推让,当天下午再上“推戴书”,袁世凯遂于12月12日发表接受帝位申令,高唱“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滥调,正式接受推戴。13日在居仁堂接受百官朝贺,封黎元洪等128人爵位,成立“帝制大典筹备处”,下令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并在元旦登极。经过3年的精心策划,袁世凯终于抛掉“民国”的招牌,把封建皇帝的皇冠戴到了自己的头上。

袁世凯卖国称帝的罪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12月25日云南首先宣布独立,接着,贵州、广西也响应,组成“护国军”进行讨袁战争。北洋军阀内部也发生了分化,袁世凯手下的两员大将段祺瑞和冯国璋,对帝制都抱消极态度,冯国璋甚至暗中和护国军联络。

在这种形势下,袁世凯不得不在1916年2月25日下令缓办帝制,撤销大典筹备处,3月22日又宣布取消帝制,废除“洪宪”年号,仍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袁世凯从称帝到取消帝制,总共经历了83天。

可是,护国军仍不肯罢休,坚持要袁世凯下台;孙中山也继续发动武装反袁斗争;全国各地纷纷发表宣言、通电,要求惩办袁世凯。冯国璋接连发电报,催促袁世凯退位。袁世凯在南方的爪牙,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也相继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夹攻的情况下,感到焦头烂额,头晕目眩,从此一病不起。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万人唾骂声中狼狈地死去。

问题3:如何客观地评价吴三桂

后来有人考证说,吴三桂是忠于明皇室的。当年之所以引清兵入关,是因为当时背景正在闹瘟疫,所以北京城明军迅速败亡,而同时李自成军队也患上瘟疫。吴三桂想先引清兵入关,利用瘟疫是多尔衮和李自成两败具伤,最后自己坐收渔人之利。

当然这是一家之言。信不信就看你自己了。

——————————————————————————

在中国历史上1644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崇祯十七年、永昌元年、顺治元

年,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城头变幻大王旗,一年之内,紫禁城的龙椅上坐过三个皇帝。

三百六十一年间后人对那一年发生在北京的历史,以及对中国的影响的探讨经久不衰。

幼时接触这段历史,是读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 。在那个资源贫乏的年代

,一遍又一遍读那本小册子。这篇成于抗战末期的名文,形成了大顺军入城后腐化变质

的观点,以至几年后大军进北京之前,毛泽东也据此告诫就要夺取天下的共产党人,一

定要吸取李自成的教训。

历史真的是这样吗?究竟是什么原因使1644年春天的北京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明王朝从万历年间开始走向衰败,灭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是渡不过崇祯十七年

?崇祯虽然为人猜疑多变,可是在明朝的皇帝里面还算是个勤政的好皇帝。北面,满清

皇太极新丧,多尔衮上台,内部不稳,暂时不会大举入寇。各地民变蜂拥,可是富饶的

江南完好无缺。唯一的燃眉之急就是李自成,为什么偏偏就躲不过去?

李闯虽然一路斩将,也不过占了山西。明朝重京畿而轻外省,历来在北京集结重兵

。三大营号称47万,虽然虚额很多,但半数应该有的。战斗力固然不强,可是满清多次

兵临城下,京营也算得上久经战阵。北京的城防甚为坚固,自俺答以降,多次外敌兵临

城下都无法攻破。崇祯年间满清也多次打到北京,京营野战也许不济,守城起码能坚持

数月,此外还有红衣大炮的帮助。闯军攻坚能力很差,一个宁武关就损失上万精锐,为

什么攻北京如探囊取物?

崇祯迟迟不南迁和命太子南下也不好解释,君王死社稷是壮烈,可是有哪一个愿意

当亡国之君的。和其他朝代不同,明以南京为陪都,太子驻南京前朝也曾有过。崇祯不

至于昏庸到这种程度,以致后来因为皇统的问题使南明覆灭。可以说崇祯在闯军逼近时

是不相信城陷的,而且文武也有这个信心,否则早就四散逃亡了。

有一种说法是崇祯狠百官有逃命的企图,故意不让太子南下,大家一棵树上吊死,这种

推测未免太离谱。应该说崇祯在闯军逼近时是不相信城陷的,吴三桂不日即到,一旦闯

军顿于坚城之下,各地的勤王兵马也会陆续开到。崇祯不需要长期守城,只要能坚持个

把月就会转危为安。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李自成兵临城下之际,派出太监杜勋为使与崇祯议和,开出

的条件是:“议割西北一带分因而王,并犒劳军银百万,退守河南”,“愿为朝廷内遏

群寇,尤能以招兵助制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眼看就要进城了,竟然开出这么优惠

的条件?而崇祯在社稷颠覆的时刻居然不应允。李自成已经占据了陕西河南,割不割都

一样。而且他也已经自立为王了,现在就是掏出一百万银子的事,还可以借助他去剿灭

张献忠等寇,甚至抵抗满清。即便将来尾大不掉,也比城破国亡强一万倍。假设崇祯接

受这个城下之盟,李自成就会解围而去,丢掉到手的胜利。

1644年3月17日,攻城的前一天,城里城外双方认定北京牢不可破,这个错误判断

从何而来?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大顺军东进,其目的不是要夺取天下,而是掠夺。后人因事而

论,认为李自成以为时机成熟,所以来取北京。实际上东征路上他几次想后撤或者转向

,尤其是宁武关损兵折将以后。如果不是大同守军来降,也许就返回或者改道下江淮。

甚至到了北京城下,大顺的君臣依旧没有想到有可能轻易破城而入。

入城出城劲四十天,经山海关一战,之前攻无不克的大顺军溃不成军,从此没有打

过一场像样的战役。如果说是腐化变质的话,四十天内截然不同很难令人相信。自古入

京的叛军不少,比闯部更贪婪的比比皆是,从来没有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失去战斗力的。

比如黄巢部,撤出长安后还能够南征北战。相比之下,闯部是进入京城时间最短的,可

是战斗力下降得最厉害。

如果说李自成的部队本来如此,又很难解释之前的战绩。有人认为他带入京的没有

那么多人,山海关一战精锐丧尽。可是留守陕西的部队那?还有一种说法是流寇的缘故

,所以太平天国才能长久些。可是太平天国也是流寇,只是到了南京以后不走了。李自

成此时已经在西安扎下基业,算不上流寇了。东进时后方和沿线肯定留下不少人马,这

批没有受到损失的人马怎么也没有战斗力了?

崇祯守不住北京是因为众叛亲离,李自成为什么称帝后马上撤走。山海关一战,吴

军和清军是惨胜,连乘胜追击的能力都没有。李自成虽然伤亡惨重,可是没有全军覆没

,为什么不依托北京完整的城防死守一下?李自成率20余万人讨伐吴三桂,他带进京的

远不止此数。当时北京新定,一定会在北京留下重兵。还有三大营的降卒,这些加起来

应该还有几十万,为什么不守一下,而是仓皇而去,让吴三桂追得如丧家之犬?

还有一种说法,在山海关损失的是李自成的精锐。即便这样,其他二流部队应该也

有一点的战斗力。李自成不会把所有精锐都带到山海关,因为京城三大营的降卒那么多

,需要留下亲信和精兵看守。

李自成纵横几十年,所部是各股流寇中战斗力最强的,即便受损失,也不至于没有

还手之力。还有其部下将领,为什么这些久经战场的将领撤出北京以后就再没有出色表

现?这种全军判若两人的情况究竟是为什么?相比之下,张献忠部也是一战而溃,后来

还有李定国连斩名王,李自成手下为什么这么草包?

进京之前也进过城,洛阳西安,这些都是大城市,为什么偏偏进北京就彻底腐化了

?从北京撤出来,最后连西安都守不住,李自成被杀也好出家也罢,最后不是众叛亲离

,而是有一支人群众多就是不能打仗的大军。

李自成带到北京的不是乌合之众,留在各地的也不是摆设,在山海关和关宁铁骑交

锋时表现不俗,也说明腐化之说不正确。起码在山海关前,闯部是能战的,为什么只有

一战之力?

再看看在这时举足轻重的吴三桂,三月七日接旨,三月十日放弃宁远,三月十六日

到达山海关,对于一支军民搀杂的20万人来说,这个不应该是故意磨蹭了。吴三桂

是可以丢下百姓飞奔北京,可是当时李自成还没到北京,没有必要十万火急。三月十八

日,尚未安置完毕官兵家眷和辽东百姓的吴三桂出兵救援京畿,然而这一天京城已经沦

陷了。这个时候,说明吴三桂是全心全意救驾的。

三月二十三日,接崇祯死讯传,吴三桂归降大顺。三月二十七日,吴三桂到达距离

北京约二百六十余里的玉田,获悉大顺军在北京*淫掳掠,拷打文武贵戚索要金银,吴家

亦牵连蒙难。是夜“恫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掉头奔袭山海关。这四天中

发生了什么?

吴三桂叛后,李自成亲征,说明在他眼里吴三桂是个劲敌,否则派刘宗敏等就可以

了。这么重要的一个人,为什么几天都等不了,非要上吴家索要金银和陈圆圆?明朝官

员投降的很多,对拥兵的武将,李自成从来是优待的,为什么偏偏对吴三桂这么严厉?

说明拷打吴襄甚至索要陈圆圆都是子虚乌有。即便是真有此事,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手下的军士也未必肯。当时各地相继投降,怎么唯独吴军铁板一块,他要降就降,要

叛就判?为明朝报仇也说不过去,因为吴是先降后叛,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吴三桂是辽东军人集团的代表,不是个鲁莽的武夫,所作所为要从辽东军人集团的

利益着想,否则部下不会绝对服从的。背关和李自成决战,风险极大,即便满清相助,

以之前李自成驰骋中原的势力,胜负很难预料。在人心不稳的崇祯十七年,为什么吴三

桂部队就那么齐心?

山海关一战,吴部伤亡惨重,居然能对李自成穷追不舍,连战连胜,和在山海关前

势均力敌的情况截然不同。可是为什么又突然不追了,就因为李自成放归陈圆圆?吴三

桂这么重色轻家仇国恨的话,怎么可能有人为他卖力?满清也不会让他西南王之的。

最后是满清,山海关一战只动用了两个旗,可以说和其他北方游牧民族相比,满清

夺取华北是最容易的。主力完好,春夏之际正好用兵。可是为什么这一年除了西追李自

成外,没有下江南,而听凭南明小朝廷建立?雄才大略的多尔衮加上范文程洪承畴,都

应该知道最危险的不是流寇,可是明之正朔。其后果然有李定国,郑成功高举复明的大

旗,只不过功亏一篑。还有那些以抢劫为目的的满清亲贵,都应该知道西北残破,江南

才是富饶之地。为什么满清白白地耽误了这一年的时间?如果没有左良玉清君侧,清兵

或许很难渡江,宋金的故事又要重演了。

1644年3-4月间的北京,什么东西牵动着历史?

历史在后人眼里是规律是必然,在当时人眼里是无序是偶然。大大小小的偶然造成

历史,起码是局部的历史变幻莫测。这些偶然往往被史家忽视,因为他们眼里是既成事

实。历史不可能假设,但历史中的偶然性或者说被当时人甚至现代人忽视的东西往往是

历史的真正动力。

在这个星球上,人类是主宰,可是除了人类之外,还有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这些

非人为的东西一样能造就历史,因为历史不仅仅属于人类,历史是这个星球的日记。164

4年在北京,决定历史的不是哪个人,哪一群人,而是无处不在的肉眼看不见的细菌。

1644年,人们还不知道细菌为何物,尽管它们比人类的历史长得多。在中国的

历史记载中,大疫往往代表着细菌造成的传染病流行。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后期,大疫

在北方多次流行。从万历年间开始,山西开始出现瘟疫。崇祯六年,山西出现疫情,十

年山西全境大疫,十六、十七两年为高峰。河南江苏在崇祯十三年到十七年间也多次出

现大疫。北京附近,崇祯十三年,顺德府、河间府有大疫。崇祯十六年,通州、昌平州

、保定府均有大疫,并且传入北京,明史云:“京师大疫,自二月至九月。” 和山西的

情况一样,在初次流行的第二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北京大疫进入高峰,高峰期正是

三、四月间。

这个横行华北的大疫究竟是什么?“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是人类

历史上最重要的烈性传染病:鼠疫。当时人们不知道传播途径,因为每次流行都见到死

耗子,知道和耗子的死亡有关系,因此得名鼠疫。250年后,日本人北里柴三郎和法国人

耶尔森从香港鼠疫病人身上分离出一种杆菌,证明这种杆菌是鼠疫的病源,人们才开始

对鼠疫有了认识,并且找到了防止手段。可是在1644年,面对鼠疫,人们只能束手待毙

历史上最有名的鼠疫流行是十四世纪消灭了欧洲将近一半人口的黑死病。黑死病是

通过跳蚤的叮咬在耗子之间、耗子和人之间传播的。其发病很快,死亡率极高。但这种

病初发地要高温潮湿,象地中海边的意大利。同时卫生条件要很差,跳蚤老鼠到处都是

。华北在明代虽然卫生环境不怎么样,可是气候干燥有冬季,不适合跳蚤大规模繁殖,

为什么也流行鼠疫?和黑死病不同,在华北流行的鼠疫潜伏期长,死亡率没那么高,身

上没有黑斑,往往有出血现象,以致迄今还有人认为不是鼠疫。

这个问题在20世纪初东北鼠疫大流行时由一代名医伍连德找到答案,证明鼠疫有两

种。引起黑死病的是腺鼠疫,通过跳蚤传播。在中国北方流行的是肺鼠疫,通过呼吸道

传播,有效预防的方式是戴口罩。口罩口罩,1644年人们哪里知道何为口罩。直到359个

春天以后,北京才做到全城口罩,这一次是萨斯,也是经呼吸道传播的烈性传染病,高

发期也是春天。

这也证明了,北京春天干燥的气候适合呼吸道传播的病源生存,使它们在离开人体

后能存活一段时间。流感如此,萨斯如此,鼠疫也如此。当李自成兵临城下的时候,北

京城里鼠疫正好是突然爆发的关键时刻。联想一下萨斯在北京时,那种恐慌的情况,如

果有敌人,怎么能守得住?三个城垛一个兵,北京才有多少城垛?三大营再虚额,十分

之一也会有吧。“鞭一人起,一人复卧如故”,这难道是人心涣散?杀一警百不就行了

,李自成部素来凶残,难道大家情愿受死?是因为鼠疫流行,感染以后身体虚弱,无能

为力。

北京人满为患,正好利于鼠疫流行。鼠疫在生活环境差的百姓和士兵中间流行,官

僚家庭受波及很小,所以在深宫里的崇祯不知道,在城外的李自成也不知道,这才有议

和的故事。等到李自成想惩罚性地攻一下城,没等开始,守城的别纷纷献城。这是因为

大家都知道守不了。如果没有鼠疫,再不济事,靠着大炮和坚固的城防,怎么说也能坚

持几天吧?

李自成就这样连自己都不敢相信地轻易地进了北京,同时连自己都不敢相信地发现

他梦里繁华的京城现在如同鬼域。

不管是不是鬼城,进了京的没有人肯退出去。李自成在西安已经立国了,这么轻易

地进北京,不登基等什么那?于是大顺的精兵良将就在北京住下了,不是住兵营就是住

民居,降卒也要收编,无数的密切接触机会。鼠疫便开始在这些外地人中间流行开了。

四十一日迅速丧失战斗力,不是北京的花花世界,而是满城的咳咳细菌。

既然已经拿下京城,为什么那么急向官员们追缴,难道不知道稳定人心的重要性?

可是李自成没有办法,宫里空荡荡,老百姓贫病交迫,只有官员有油水,万一哪天瘟疫

扛不住了得赶紧撩脚丫子。其实这并不是李自成所部一家所为,古来叛军入城,都是烧

杀*淫掠夺,以已经被丑化了的历史记载来看,李自成算是文明的,多少次王公贵族被屠

杀的,也没听说那么快就丢了到手京城的。

李自成讨伐吴三桂,人数为什么争议很大,就是因为瘟疫流行,减员严重。可是为

何在山海关前李自成一度占优?这还要说说肺鼠疫,这类鼠疫的潜伏期可以长到 20多天

,也就是感染了20多天才发病。这种长潜伏期的烈性传染病流行面广,因为未发病时和

正常人一样,可以继续感染别人。李自成带到山海关前的部队,正是剩下的还未发病的

那部分人,战斗力还在。这批人在山海关战死了一部分,逃回来的也陆续发病,于是李

自成手下全是鼠疫病人,即便是痊愈的也非常虚弱,能跑路就不错了。这就是为什么李

自成从山海关下来,不能守北京,离开北京也连战连败。一路退一路把鼠疫流行过去,“

凡贼所经地方皆大疫,不经者不疫”。各地留守的部队也染上鼠疫,于是弃山西弃西安

最后败死九宫山。那支无敌的雄师被鼠疫消灭了,联合南明时已经是乌合之众。

历史上瘟疫造成大军死亡几成的记载比比皆是,行军打仗,最怕瘟疫。李鸿章便深

有体会,考察西洋军事最大的感慨就是西方部队以医官为重,这才开设北洋医学堂,培

养军医。在古代那种卫生条件和医疗水平之下,一旦军营出现瘟疫,整个部队便不战而

溃,多少次到手的胜利就是让瘟疫夺去的,李自成也一样,只不过他丢的可惜,丢得让

人感慨,才让后人忽略了瘟疫的作用。

出西安之时,摆在李自成面前是两条路,一是经营河南湖北,夺取江淮,二是进逼

北京,最后他采取了顾君恩的中路直进策略。从夺取北京的结局来说,是个好计谋。可

是暗中看不见的鼠疫之手,让在皇位上屁股没有坐稳的李自成急速败亡。如果采取稳扎

稳打的策略,先把占领的地盘稳固了,然后在夺取北京,结局会截然不同。明朝灭亡是

迟早的事,在北方除了满清以外,没有别的叛军跟他争,多等一年有何不可?这就是所

谓死催。

坚持讨伐吴三桂,也是一着臭棋。吴三桂不会主动进攻北京,也不会投降满清。大

军压境,只能把吴三桂推向满清。如果占领北京以后马上解决吴三桂,那时军容尚整,

可以以战逼降,是李自成唯一的机会。古人迷信,往往将大疫归于天意,这场大疫,断

送了崇祯性命,也使李自成手下离心离德,无人效力。

后人分析李闯败亡,奇谈怪论层出不穷,偏偏就忽略了这个时机的问题。李自成以

宋献策为军师,观天象占卜,可惜不会看显微镜。李闯之败,怪只怪天时。

三月二十三日到三月二十七日之间,吴三桂降而复叛,原因不是因为知道家人受虐

待,而是知道了京城的虚实,知道大顺军瘟疫流行,他才敢背关一战。手下那批辽东军

人和他一样在瘟疫中看到了称雄的希望,所以才义无反顾的追随他返回山海关。

吴三桂的算盘,李自成在大疫中不会与他交战,几个月后让瘟疫折磨得七七八八了

,北京就是他吴三桂的了。到时候或者扶植新君,挟天子以令诸侯,或者以华北而割据

。人在辽东的吴三桂,因为家人在京,北京大疫的情况他很清楚,也会料到会流行到秋

天的,所以才敢冲天一怒。

人云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是想借清兵灭流寇,然后用金银财宝把清兵哄回去。吴三

桂自幼和清兵为敌,那儿会这么天真。何况满清还有范文程洪承畴,他这种把戏焉能瞒

得过去?吴三桂不会不考虑引清兵入关,重则千古罪人,轻则也是石敬塘。历史上这种

引狼入室的,有哪一次轻易回去的?

吴三桂知书达理,不会冒此罪名的。他的真实想法,是把满清也引进疫区,让这场

瘟疫帮他消灭两个大敌。到达北京之后,吴三桂没有在疫区停留,率军猛追李自成,他

知道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尽管他手下伤亡很大,可是李自成已经无还手之力了,而且他

不能留在北京让手下失去战斗力。追了一半不追了,也是因为部下也

开始发病了。

山海关前“暴骨盈野,三年收之未尽也”,满清入关后安葬崇祯,为什么不下令地

方官员收尸,而听之暴露荒野?这不象是新王朝的气象。原因还是瘟疫,病尸谁敢收?

清军入关后,一部分随吴三桂追击李自成,此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人马,就驻扎在北京无

所事事,当年除了顺治登基就没有一丝南下的打算,看着南京那里建立小朝廷渐渐成了

气候,其原因也是入京以后染上瘟疫了。吴三桂的绝户计几乎成功了,可惜,还是天时

。满清入关是因为天时,坐稳了还是因为天时。

历史记载,鼠疫在北京和华北的确流行到1644年九月,可是满汉分治,满人和汉人

没有杂居,接触的机会少,加上满人入京天气已经开始热了,离开人体的细菌不容易存

活,鼠疫便没有象大顺军那样大规模在满人中传播。即便这样,还是有一定程度的流行

,造成当年满清无力南下。

可是正和山西的情况一样,连续流行两年后,第三年不流行了。烈性传染病流行过

程中一些迄今为止无法解释的自然规律甚至在今天,科学家们也只能说是天意。不仅164

5年不流行,其后几年也只是小规模流行,为什么?顺治二年开始风调雨顺,天气不再干

燥了,于是大规模鼠疫就没有了。吴三桂的妙计终归敌不过天时。

鼠疫这个黑暗中的手在当时和后世造成对满清战力过高的估计,因为连纵横中原的

李自成都一战而溃,人们普遍认为满清部队的战斗里很强。实际上从后来郑成功、李定

国的战绩上来看,率领那种算不上雄师的部队都能几乎席卷南方,满清部队的战力没有

那么厉害,因为入关是没有多少人,全是后来投降加入进去的。所谓八旗子弟三代不能

战,不能说不对,可是也没有那么绝对。

满清以十万之众夺取天下,鼠疫帮了大忙了。今人赞许多尔衮,可是历次北方民族

侵入中原时,其领袖人物在能力上堪与多尔衮并肩的比比皆是,那些民族除了蒙古外,

都没有如愿,就是因为没有鼠疫这个天时。

三国演义为了扬刘抑曹,产生了一句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自古占

地利的都是采取守势,夺天下靠的是中原逐鹿,靠地利的最多是偏安。人和就更谈不上

了,人心如铁、官法如炉,朝代更替时哪一次不是杀人如麻、血流成河?所谓人心向背

是因为老百姓厌倦战争,支持强大的一方而已。因此,最重要的还是天时,三国归晋,

那地利与人和不是都输给天时了?

三国演义,演义耳!所谓天时,有天下大势和机会,也有自然环境的影响,这里面

包括疾病的流行。唐末梁晋之争,开始梁军占尽优势,几次包围太原,都因为大疫,士

卒损失过半而罢兵,最后输给了晋军。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种不可预料才是让历史

缤纷多彩的内在原因。

明朝为什么祸不单行?流寇北虏还有鼠疫,可以说天欲亡明。但是仔细探讨一下,

究竟是什么导致明朝灭亡?退一步说为何1644年北京一年三变天?满清的问题先放在一

边,流寇和鼠疫其实同源,都是因为土地兼并。

老百姓丢掉了土地,出路有两条,一是成为流民饥民,最后走投无路加入流寇。二

是去开荒,大批的失去土地的农民经山西去草原垦荒。草原原来是野鼠的地盘,人逐步

侵入耗子的领地,这样也接触了一直存在于野鼠群中的鼠疫。万历年开始山西经常性地

流行鼠疫,正是因为草原被逐渐蚕食的原因。

为什么偏偏就李自成倒霉?这说要从流行病的传播过程说起。染病不象中毒,把耗

子药往井里一撒,吃完饭全村的人都翘了。传染病或者从动物到人、或者从人到人,都

是一传一或者一传几的形式,一开始是点,然后是小规模的面,最后是大规模的铺天盖

地。从点和面到铺天盖地有个临界点,就是合适的环境气候、和足够的传染源。

就北京的情况,春天的三四月间最容易流行传染病,崇祯年间山西的情况也证明这

种鼠疫发病的高峰是这两个月,之前是积累阶段,其后因为天热逐渐下降。恰恰是这两

个月,李自成驻扎在北京。

传染病大流行的另外一个因素是要人多,草原上鼠疫一直没断,可是没有流行因为

没有太多的人。北京鼠疫流行是因为京城人烟密集,本来这一年就是鼠疫高潮期,在最

高点突然涌进了几十万外地人,一下子就成了鼠疫杆菌的继承人。连年鼠疫,北京居民

里面好歹有些有抵抗力的,新人这么一来,全是没经历过的,不快速流行才怪。

于是鼠疫的流行从北京市民和三大营士兵里面转移到大顺军队中,李自成的部队成

了鼠疫的主要疫区。李自成从北京撤出来,大部分的现行鼠疫病人和感染者也就出了北

京。清兵入京后,天气开始热是一方面,北京城里没有多少现行鼠疫病人和感染者也是

一个原因,老百姓染上鼠疫的,不是好了就是死了,顶多是零零碎碎的,不够大规模传

播的基数。

明之亡不是亡于鼠疫,而是民不聊生。亡于鼠疫的是李闯,天下归清也要归功

于耗子和它身上的小小细菌。历史有时候是肉眼看得见的,有时候是看不见的,1644年

春天北京的历史,就不是肉眼可以看见的,正是这类肉眼看不见的历史,才是被史学家

忽视的“国家兴亡自有时” 。

1644年春天,北京城里许多人咳嗽。在一声声的咳嗽中,肉眼看不见的东西改变历

史,城头变幻大王旗。

问题4:汉族人不恨他, 朝廷对他却不满,清朝皇室先祖, 明明可以称帝, 为何非要做摄政王?

不想当老大,大概是因为多尔衮的母亲就死于宫权斗争。长大后的多尔衮凭借着自己骁勇善战的能力和精明的头脑,带着队伍东征西伐,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正是因为如此,多尔衮在大臣们的心中地位尤其的高,有许多的追随者。当时朝廷上的呼声就分为了两派,一派支持皇太极,一派就支持多尔衮。但是多尔衮自己就没啥感觉了,安安心心的做自己的摄政王。

为啥呢?因为多尔衮觉得,当老大,还是得皇太极才干的来。顺治上位之后呢,多尔衮就稳稳当当地把持着摄政王的交椅,那会儿,汉人是非常支持和爱戴多尔衮的。因为在当时多尔衮是非常有头脑的,民心所向。

在其位做其事,颁布了许多利国利民的法律条规,不仅给了农民很大的实惠,还削减了朝廷上宦官的权利,就是为了避免老百姓受苦,宦官乱政。多尔衮还大力推崇汉族文化,一时间让汉人对于多尔衮是推崇备至。可是都说权利和财富容易使人迷失方向失去自我,多尔衮也没能逃脱这个定律。他是一位非常尽职的决策者和领导者,给了百姓许多实惠和利益。

可是当手中的权力达到顶峰,就连多尔衮也把持不住了,开始了奢靡放荡的享受生活,沉迷在酒池歌舞中无法自拔。甚至言行举止也变得粗暴不堪,他甚至强行把朝鲜族的公主夺取作为自己后宫的妃子。如此没有节制的生活也早早的消耗掉自己的精力,英年早逝。

最后,你如何评价贵州人和队?欢迎下面互动!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本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