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糖豆体育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解答贾天子,以下9个关于贾天子以令诸侯是什么意思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足球资讯。

问题1:关于曹操~~

汉魏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字阿瞒. 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父曹嵩,是宦官中常侍曹腾 的养子.曹操自幼机警有智计,好游荡任侠.20岁时,举 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执法严厉,不避豪强.黄巾起 义爆发后,拜骑都尉,参与镇压起义军.初平元年(190), 参与关东州郡讨伐董卓,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此后与 陶谦,吕布,袁术等连年互相攻战,实力逐渐壮大.建 安元年(196),迎汉献帝于洛阳,又奉帝迁都于许昌,拜 司空,封武平侯.自此建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 治优势.建安五年,官渡一战,击败袁绍,此后即逐步 统一了北方广大地区,结束了中原地区持续达20年之久 的战乱.建安十三年,拜丞相,南征荆州,在赤壁被孙 权,刘备联军击败,三国鼎立形势初步形成.建安十八 年,封魏公,二十一年,进封魏王.二十五年正月,病 逝于洛阳.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 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

曹操的诗歌,今存不足20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 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 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

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 《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薤露行》,《蒿里 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前一篇反映何进谋诛宦官事 败,董卓入洛阳作乱;后一篇写关东各州郡兴兵讨卓,又 各怀野心,互相杀伐,在内容上紧相承接.诗篇以简练 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这一段历史过程,因此被誉 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古诗归》).尤其 可贵的是,在《蒿里行》诗中他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 广大人民在战乱中所罹的深重苦难:"铠甲生虮虱,万 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 之断人肠."《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征高□时,诗 篇描写冬日太行山区的酷寒,荒芜,险峻,形象生动,同 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步出夏门行》作于 建安十二年征三郡乌桓时.该诗包括"艳"(前奏)及四 解."艳"着重写了诗人出征时的复杂心情.一解"观 沧海",写进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二解"冬十月",三 解"河朔寒",写归途中见闻;四解"龟虽寿",写取得 了这场重要战役胜利后的思想活动.其中"观沧海"描 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 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 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龟虽寿"以一 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 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诗人贯 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

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 《短歌行》等.前两篇写诗人的政治理想.他设想的太 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 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 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来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 才,以冀成其大业的心情.游仙诗有《气出唱》,《秋胡行》等.曹操是不信 方士神仙之说的,所以他写这些诗当别有所寄,不能据 此把他与秦皇,汉武的求仙等量齐观.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 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 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 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 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 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 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 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建安作家以及从 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许多诗人,他们拟作的大量乐府诗,都 可以说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曹操的散文多是应用性文字,大致可分表,令,书 三大类.其代表作有《请追增郭嘉封邑表》,《让县自 明本志令》,《与王修书》,《祀故太尉桥玄文》等. 这些文字的共同特点是质朴浑重,率真流畅,写出了曹 操的独特声口.如《让县自明本志令》,自述大半生奋 斗经历,分析当时形势,剖析自己的心志,其中"设使 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等语,写得极 其坦率而有气魄.从东汉以来,散文出现了骈化的趋势, 至汉末而渐显;一般散文作者开始讲求对偶,注重用典. 而曹操以其平易自如,质实明练的文体,在当时独树一 帜.鲁迅曾称赞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魏晋风 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曹操在文学上的功绩,还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见建 安七子)所起的建设性作用上,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 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勃兴,同他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 开的.刘勰在论述建安文学繁荣原因时,就曾指出"魏 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心雕龙·时序》).事 实上,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密切关系.曹 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 他的荫护.可以说,"邺下文人集团"就是在他提供的 物质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而他们的创作,也是在他的倡 导影响下进行的. 曹操著述,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考证,有《魏 武帝集》30卷录1卷,《兵书》13卷等十余种,然多已亡 佚,今存者唯《孙子注》.明代张溥辑散见诗,文等145 篇为《魏武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丁 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中也有《魏武帝集》,所收作 品略多于张溥辑本.1959年,中华书局据丁福保本,稍 加整理补充,增入《孙子注》,又附入《魏志·武帝纪》, 《曹操年表》等,重新排印为《曹操集》.有关曹操作 品的注释,主要有黄节《魏文帝魏武帝诗注》,北京大 学出版组1925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校正重排,改 称《魏武帝魏文帝诗注》.

曹操的儿子太多了,就目前有记载的如下:

长子是曹昂,在宛城之战时战死

第二子是曹丕

曹昂,字子修,操长子,丰愍王,张绣叛乱时战死。

曹铄,操子,相殇王。

曹冲,字仓舒,操子,邓哀王。

曹据,操子,彭城王。

曹宇,操子,大将军,燕王。

曹林,操子,沛穆王。

曹衮,操子,少好学,中山恭王。

曹玹,操子,怀王。

曹矩,操子,范阳闵王。

曹干,操子,赵王。

曹上,操子,临邑殇公子。

曹勤,操子,刚殇公子。

曹乘,操子,谷城殇公子。

曹整,操子,叔父绍继子,郿戴公子。

曹京,操子,灵殇公子。

曹均,操子,叔父彬继子,樊安公。

曹棘,操子,广宗殇公子。

曹徽,操子,叔父玉继子,东平灵王。

曹茂,操子,乐陵王。

曹彰,字子文,操子,少善射御,膂力过人,越骑将军,任城威王。

曹植,操子,陈思王。

曹熊,字子建,操子,萧怀王。

曹丕,字子桓,曹操太子,文皇帝。

关于曹操~~

问题2:三国,贾诩,看透人心有什么例子?甚至称为毒士呢?

贾诩是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贾诩之所以被称之为“毒士”,并不是国人说的,而是来自于日本游戏。

贾诩善于看透人心,手段毒辣的本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计策毒辣,二是眼光毒辣。

一、计策毒辣

贾诩被称为“毒士”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贾诩一计使得王允丧身、吕布逃命,长安大乱,百姓死亡无数……这一切虽然不是贾诩所想见到的,但是毕竟缘起在他,称之为毒士并不为过。

王允自从理由美人计杀了董卓后,就和吕布一文一武垄断朝廷大权,然后大肆报复性屠杀和董卓有关系的人。董卓麾下的西凉将士们首当其冲。而且一度传出谣言称王允和吕布要杀光西凉人。于是西凉将士们纷纷人心惶惶,李榷郭汜等几个主要将领也都打算赶紧逃亡。

贾诩一看,跟着董卓女婿的他也算是董卓余孽,要是这么乱跑大家全完了。于是赶紧拦住这几个有勇无谋的西凉将领,对他们说:

听闻长安城中正在商议着打算把凉州人斩尽杀绝,而诸位阁下抛弃属众独行,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向西,沿途收敛士兵,再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能够幸运地成功,尊奉国家(的命令)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迟。”此计为众人。

于是李傕等散发“王允欲洗荡此方之人”的流言,联络凉州诸将,率军昼夜兼程,奔袭长安,及至长安城下,已聚合十余万之众。李傕与樊稠、李蒙等围攻长安城,因城防坚固攻而不克。后由城内叛变士兵引导凉州军入城,与守将吕布展开巷战,吕布兵败,仅率百余骑出逃。

李傕等纵兵掳掠,吏民死者万余人,尸积满道。太常种佛、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等被杀。李傕等拥兵至南宫掖门,威逼献帝和司徒王允,封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为中郎将。

李傕又杀司隶校尉黄琬、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和司徒王允及其妻子。一时间,京城腥风血雨,朝野大乱。

贾诩这个时候也知道自己这一计太过毒辣,锋芒毕露,引得众人忌惮。于是干脆跳出长安乱局,最后投奔张绣去了。

二、眼光毒辣

1)献计张绣,劝张归曹

贾诩的一生中,虽然起步很差,一开始就处于必败的董卓阵营;但贾诩硬是一步步算计,在西凉兵败的危局之下,成功的脱离苦海,又带着张绣击败曹操,投降曹操,最后成为曹操五大谋士之一,最后还跟对了曹丕。

贾诩在张绣麾下的时候,张绣联合刘表、袁绍对抗曹操,曹操虽然屡次击败张绣,但是因为刘表和袁绍的关系,一直不能完全稳定局势。

一次曹操击败张绣后,因为袁绍的关系迅速撤军,张绣觉得这是好机会,决定去追击,贾诩劝张绣说:别去,去了必败。张绣不听,结果果然有伏兵,吃了个败仗垂头丧气回来了。贾诩呵呵一笑,说:你赶紧追曹操啊!

张绣:先生我知道错了,我一定听你的,你就别啥讽刺我了!贾诩:谁顾得上讽刺你?现在追赶曹操,一定能取胜!别说了,赶紧走!于是张绣再一次追击曹操,果然取胜而回。

张绣问:同样是追击?为啥第一次败了,第二次就赢了?

贾诩说:这个很简单啊。曹军紧急撤兵,曹公必然亲自断后,在用兵上我们都比不过曹操,所以必败。但是曹操撤军肯定是后方不稳,一旦击败了追兵,曹操肯定要去前面指挥,后面断后的就是普通将领,而且刚刚打了胜仗,警惕不足,所以第二次追击必定取胜。

等到张绣宛城降而复叛,曹操差点死在宛城后,张绣就觉得自己这辈子估计只能和曹操作对了,毕竟曹操长子、侄子、典韦全死在宛城。等到官渡之战时,袁绍派人联合张绣,打算南北夹击曹操,张绣马上就要同意,结果贾诩站出来,指着袁绍使者鼻子骂道:

袁绍连自己兄弟袁术都容不下,还能容纳天下的豪杰吗?

一句话彻底得罪了袁绍,双方合作泡汤了。张绣急忙问:我已经得罪了曹操,你现在又得罪了袁绍,我怕是要完了,这下可咋办啊?贾诩说:我们还是投降曹操吧,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而且曹操胸怀天下,这个时候肯定不会计较我们和他的私仇的。

张绣也同意了,曹操知道后大喜过望,亲自接见贾诩,执其手说:“使我的信誉扬于天下的人,是你啊!”曹操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参司空军事,同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

在官渡之战这个关键节点,贾诩成功再次跳槽,成为曹魏集团的核心层,也为之前的旧主张绣谋了一个好的出身。

2)支持曹丕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当时曹操未立太子,曹丕为五官将,而临菑侯曹植才名方盛,曹丕派人求计于贾诩,贾诩说:“但愿将军能够弘扬道德,培养气度,实践士人的责任和义务,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做违背孝道的事情,也就可以了。”

曹丕听从了他的建议,刻意磨练自己。后来,曹操私下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贾诩闭口不答,曹操问他为何不答,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大笑,于是于该年立曹丕为太子。

贾诩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长,所以怕曹操猜嫌,于是采取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当时天下谈论智谋之士时都十分推崇他。

扩展资料

贾诩的文学形象

在中国著名历史演义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中,贾诩亦有耀眼的表现。他初登场于第九回“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傕听贾诩”,以西凉谋士身分从属于董卓集团余党李傕、郭汜阵营。当时董卓已死,李傕等四人上表求赦不果,正欲各自逃难,贾诩建议他们召集西凉人马入京攻打吕布,结果成功驱逐吕布。

可是李傕等人却擅权暴虐,欺凌帝上,甚于董卓。第十回中,西凉马腾、韩遂东征勤王,贾诩劝李傕深沟高垒,不与接战,待西凉兵粮尽退兵加以追击,结果亦大败马、韩。李、郭掌权期间,贾诩一直引导他们安抚天下,征用贤能,朝廷稍微有所恢复。

第十三回,李、郭失和,互相攻讨,一劫天子一劫公卿,长安大乱,贾诩与左灵被李傕任命负责监押帝后车驾。但贾诩当时仍心系汉室,答应献帝尽力阻止李傕暴行。李傕要杀帝使皇甫郦时,亦赖贾诩等力劝才得免。

其后贾诩暗地劝喻李傕阵中的羌兵解散,又设计建议献帝以重爵加封李傕,让其暴露自身贪婪信巫的缺点,李傕军中因而士卒离心。第十四回曹操举兵勤王,贾诩劝李傕投降求赦,李傕怒欲斩之,贾诩于是离开李傕回到家乡武威。

第十六回,正当曹操与吕布鏖战时,南方传来讯息指张济攻南阳中流矢而死,其侄张绣继统其军,占据宛城,并用贾诩当谋士,与刘表结连,成为曹操南方的大患。于是曹操放下东边战线,赶赴南方亲征张绣。

大军压境,贾诩又建议张绣投降曹操,张绣亦愿意接受。可是曹操因私纳张绣婶母邹氏辱及张绣,张绣怒不可当,贾诩唯有献计让张绣引军围攻没有戒备的曹操,此役令曹操几乎失陷,并折损了大将典韦、长子曹昂及侄儿曹安民等。

第十八回回目以贾诩为主,是为“贾文和料敌决胜夏侯惇拔矢啖睛”。曹操击败袁术后,再议征讨张绣。贾诩以将计就计之法,再次令曹操中伏,大损兵马,将领于禁、吕虔亦受战伤。

后来曹操退兵,张绣、刘表议欲追袭,贾诩认为必败,果如其言;然而贾诩又劝二人再次起兵追袭,张绣听从其计,结果大胜而还。此回尽显贾诩料事如神的本领。 直至第二十三回,袁绍、曹操分别遣使劝张绣归顺。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降服曹操。贾诩被曹操封为执金吾使。

官渡之战中,贾诩亦有随军出征,多为曹操守寨。

第五十九回,马超兴兵讨曹操,贾诩随军西征,并献离间计,致抹书予韩遂令马超疑惑,使马超与韩遂失和相攻,曹军因而得胜。第六十七回,曹操征张鲁,欲得猛将庞德归顺,贾诩献计透过贿赂杨松,离间庞德与张鲁之间的关系,亦成功令庞德降曹。

第六十八回,曹操议立嗣子,贾诩属意曹丕,故当曹操问及其意见时,贾诩淡淡地提到袁绍、刘表二人,让曹操联想到二人立幼废长终致覆灭的故事,然后决意立曹丕为后嗣。第七十八回,曹操欲筑建始殿,贾诩推荐洛阳良匠苏越;曹操夜梦三马同槽,问于贾诩,贾诩为其释虑。

曹操临终托孤,贾诩亦是顾命大臣之一。曹丕继位后,封贾诩为太尉,位列三公。第八十回,曹丕篡汉,贾诩建议曹丕筑受禅台以避后世之议,又劝献帝诏书禅位。第八十二回,孙权遣赵咨为使,向曹丕称臣宾服,使者到魏,亦先见太尉贾诩,可见贾诩于朝中地位超然。

第八十五回,曹丕乘孙刘鏖兵夷陵,于是遣三路兵马暗袭东吴,贾诩劝阻,曹丕不听,招致大败。最后,第八十六回,小说正式交代贾诩之死。

贾诩在演义中由第九回横跨至第八十六回,形象突出,计无不中,甚至曾令善于用兵的曹操几度败绩。其所从属势力颇多,先随李傕,再随张绣,最后事曹操曹丕两代。加上他曾助曹丕篡汉,其形象不算十分正面。

可是即使贾诩曾助李傕、曹魏这些在《三国演义》形象比较负面的势力,他的才能仍备受肯定。而且不论是李傕、张绣,还是曹操、曹丕,都将贾诩视为心腹。可见其人善于交际,亦深晓乱世自保之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贾诩

问题3:三国演义的一些问题……

给你看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

《易中天品三国》(十七) 三顾茅庐

2006-08-08 09:41

三顾茅庐,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然而这又是一段被演义笼罩的历史。在《三国志》里,有关“三顾茅庐”的记载只有五个字,更有史书记载,是诸葛亮毛遂自荐,而不是刘备三顾茅庐。那么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三顾茅庐”的故事为什么会一再传唱?敬请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是诸葛亮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诸葛亮由此成为刘备一生中最重要的谋士。这一段故事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被罗贯中传神地演义,他用刘备的礼贤下士,烘托出了一个近似神仙般的人物诸葛亮。《三国演义》花了将近两个章节的篇幅来描写刘备与诸葛亮的会见,但是在史书《三国志》中,对于这一段只有五个字的介绍:“凡三往,乃见”。那么,三顾茅庐究竟是怎么回事?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发生过三顾茅庐的事情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易中天品三国》之“三顾茅庐”正在播出,敬请关注。

易中天:

上一集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就是刘备和诸葛亮这个君臣际遇,是刘备去找诸葛亮呢,还是诸葛亮主动去找刘备呢?这个问题历史上是有不同记载的,《三国志》说是刘备去找诸葛亮,用五个字做了记录,就是“凡三往,乃见”,但是《魏略》和《九州春秋》说是诸葛亮去找刘备。

按照这个《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说这个事情是在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的207年,当时曹操已经基本上统一了北部中国,下一个要灭掉的目标就是荆州,所以荆州的形势已经非常紧急了。于是诸葛亮就北上去见刘备,因为刘备当时驻兵樊城,诸葛亮见到刘备以后,刘备不认识他,也不知道他,就把他当做一般的读书人,一般的士人,一般的人才来接待。大概当时也接待了很多这样的人,大家一起吃了个饭,吃了一个饭以后就散了,但是诸葛亮没走,刘备也没理他,也不问他有什么事,自己就拿了一个牦牛尾巴在那编起工艺品来,诸葛亮就说,将军的雄心壮志难道就是编工艺品吗?刘备手上拿着牦牛尾巴往旁边一扔,这什么话?聊以忘忧了。诸葛亮说,将军,您想一想刘镇南——刘镇南是谁?就是刘表,刘表当时的职务是镇南将军,所以简称他刘镇南——诸葛亮说请问将军,刘镇南比得上曹操吗?刘备说那比不上。诸葛亮又问,那将军您自己比得上曹操吗?刘备说那也比不上。诸葛亮说,刘镇南也比不上曹操,将军您也比不上曹操,难道你们就坐在荆州等死吗?就等着人家来宰割吗?刘备说,唉,我也发愁啊,没有办法!诸葛亮就给他出一个主意,说我们荆州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北方来逃难的流民很多,而这些人都没上户口,不是我们的编户齐民,那么这一部分人的人力和财力政府就没有掌握,因此应该把这些人查清楚了,都给他们上上户口,那么该交税你交税,该出力你出力,该服兵役你要服兵役,那么荆州就强大了。

这就是《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记载,那么这个记载它有一个问题,就是和《三国志》的说法相冲突。《三国志》有没有根据呢?有,根据就在诸葛亮的《出师表》。我们现在习惯上说诸葛亮有两份出师表,一份叫《前出师表》,一份叫《后出师表》,这个《后出师表》是不是诸葛亮的作品是有争议的,历史学家们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这是伪作,但是《前出师表》是没有疑问的。那么《前出师表》诸葛亮说得很清楚,是刘备三顾茅庐,他才出山。另外裴松之编完诸葛亮的这个集子以后,有一个《上诸葛亮集表》里面也是这么记载的,所以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他把《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他注在注文里面了,同时他发了一个议论,他说历史上由于历史学家文件不同,就是他的信息渠道不同,他的信息来源不同,是会有不同的记载,这很正常,但是这个事情如此冲突和矛盾太奇怪了。

* 关于三顾茅庐,史书《魏略》《九州春秋》和诸葛亮《出师表》里的记载大相径庭,不但如此,它还完全颠覆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小说中的三顾茅庐。在《三国演义》里,刘备三次走进卧龙冈,拜访韬光养晦的诸葛亮,最终诸葛亮走出山林,辅佐刘备成就帝业。这一段被世代读者传唱的佳话,为什么在史书上却是另外一副样子呢?在历史的真实上,到底是诸葛亮的自我推荐还是刘备的三顾茅庐呢?这个事情为什么如此奇怪呢?

其实这个也不能说很奇怪,而且诸葛亮登门自荐的这个说法,虽然是非主流意见,也还是有一批历史学家支持这种说法。比方说有一位刘啸先生就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三顾茅庐”质疑》,他就认为“三顾”的说法靠不住,为什么呢?他认为,就刘备和诸葛亮双方而言,刘备固然需要诸葛亮,而诸葛亮更需要刘备。

因此他提出这样三点意见,第一点,就是诸葛亮这个人是一定要出山的,因为这个《三国志》里面说得很清楚:“自比管仲、乐毅”,管仲、乐毅他就是要出将入相、建功立业,要做事情的,而刘备对于他来说是最好的人选,就是作为一个老板的人选,这个道理我们在前面也已经说过了。诸葛亮不投靠曹操,不投靠孙权,甚至不就近就便为刘表服务,他就是要为自己选一个最好的老板,而刘备无疑是最好的人选,他岂肯在隆中坐等刘备“三顾”呢?那刘备不顾呢,不来找他怎么办?所以刘啸说,这等于说诸葛亮在那儿下了一个决心,你刘备不出来请我三次,我就在这个地方做一辈子农民了,这可能吗?你说他这样一个自比管仲、乐毅的人,他待在隆中干什么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点,刘备是需要人才,但他需要的是一群人,不是一个人;诸葛亮需要老板,他需要的不是一批老板,是一个老板。那么请大家想一想,是需要一群人的迫切呢,还是需要一个人的迫切呢?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刘啸先生说,以诸葛亮的智慧和当时他的社会地位,他发现刘备应该比刘备发现他要早。刘备因为很有名了,天下枭雄了,真是天下谁人不识君,谁不知道有一个刘备呢?刘备未必知道有一个诸葛亮。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是诸葛亮去找刘备,何况当时形势已经非常紧急,已经到了燃眉之急的这样一个程度,他怎么可能坐在隆中还去等这个不一定有把握的三顾茅庐呢?所以刘啸先生得出一个结论来,三顾茅庐在逻辑上无法让人接受这个结论。应该说他这个分析还是有他的道理,那么这样一来就意味着我们要否定《三国志》、否定《出师表》,而这个是不可以否定的,就是《三国志》你可以否定,《出师表》否定不了,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说《出师表》是伪作,《出师表》怎么说呢?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说得非常清楚,“由是”“遂许”这两个词把因果关系说出来了,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而且和他讨论了当世之事,使他产生感激之心,这才同意追随刘备,遂许嘛。所以《出师表》否定不了,那么现在问题就只有这样一个办法了,就是既不否定《出师表》,也不否定《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那又是怎么回事呢?我有一个猜想,就是《魏略》和《九州春秋》所说的这个事情也是真的:诸葛亮去找了刘备,有了那一番谈话,而且刘备也了他的建议,但是还是没把他当做一等一的人才,于是诸葛亮他又回去了。回去了以后,刘备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恍然大悟,这个人才是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我必须把他请回来,那么就去了三次,再把他请回来。先有登门自荐,后有三顾茅庐。但是这个说法我说清楚,纯粹是我的猜想,没有任何其他的佐证。

* 三顾茅庐,这个被世代传唱的经典故事,在史书《魏略》和《九州春秋》里却是另外一个面孔,不是刘备亲自上门邀请,而是诸葛亮的自我推荐。这多少让喜欢诸葛亮的人接受不了。如果《魏略》和《九州春秋》记载的是事实的话,那么在诸葛亮的《出师表》里,“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句话又该如何解释?难道是诸葛亮说了假话?还是《出师表》根本就不是诸葛亮所作呢?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发生过三顾茅庐的故事呢?

要解清这个谜呀,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刘备从袁绍那儿跑出来,然后投奔了刘表,在荆州待了多少年呢?六年,六到七年,为什么六年工夫诸葛亮和刘备都没有见过面?这其实也是本案的一个关键,那么也有不少历史学家试图来解释这个问题,因为觉得这个事情说不过去,于是提出一种说法,说实际上刘备是找过诸葛亮的,第一次去没见着,第二次去又没见着,所以到了建安十二年,也就是他来荆州六年之后,第三次他才见着了。这个说法有点问题,你说刘备这三顾,是不是建安十年一次、建安十一年一次、建安十二年一次,一年去找他一次?好像很难说得通,平均两年找他一次,更很难说通。也有人提出说,那是因为诸葛亮不好找,住得很隐秘,这个也是不通的,他又不是我们武侠小说里写的那种躲避仇家追杀的大侠,隐姓埋名躲在一个旮旯里,你找他不着,他老早就来到了荆州,而且你要知道他是刘表的亲戚啊,他和荆州的官场,和荆州的上流社会,和荆州的士人集团是有往来的,他怎么是一个找不到的人呢?所以这些理由看来是不能成立的。

对于这个问题也有历史学家试图做出解释,比方说尹韵公先生就提出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他认为诸葛亮当时的知名度不够。我们去读《三国志》对诸葛亮的描述是什么呢?“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就是说诸葛亮自己自信是很强的,但是当时荆州的士人集团并不是一致认为他是一等一的人才,也有人对他不以为然。那么刘备听到别人对诸葛亮的介绍的时候,刘备会掂量一下,说这个是真呢还是假呢?他会犹豫,这么一犹豫几年就过去了。

另一方面,在诸葛亮这方面有心理障碍。因为诸葛亮给自己设计的这个目标,是到了这个集团以后他一定要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要当首席谋士,要当这个集团的二号人物,而刘备和关羽、张飞的关系过于密切,食则同器,寝则同床,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你很难挤进去,他也要犹豫。

那么这两个说法都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非常重要,就是年龄。我们要知道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是多少岁?26岁,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多少岁?46岁,那么将心比心,让一个46岁的身经百战的天下枭雄把一个26岁的从来没有表现过自己什么特殊能力的年轻人奉若上宾,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怎么可能要求刘备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到一个乡下去请出个二十岁的人来当他的总参谋长呢?所以年龄也是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不是后来曹操那么咄咄逼人,这个事说不定还要拖下去。总而言之,刘备他做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决定放下皇叔和长辈的架子,下乡去见一个比他小了二十多岁的没有任何头衔和功名的这么一个年轻人,所以三顾茅庐是可信的,登门自荐只能存疑。

* 根据易中天先生的分析,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还是可信的。诸葛亮在当时的确小有名气,他的出山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愿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刘备对诸葛亮的认识,以司马徽和徐庶为代表的荆州士人集团起了推动作用,这也促成了后来的三顾茅庐。那么,三顾茅庐的真实过程是怎样的呢?它是不是真如小说中所说的那样呢?

刘备三顾茅庐,他是去了三次只见了一次呢,还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一般人读《三国志》,从这五个字里读出了信息,“凡三往,乃见”,是觉得去了三次才见到。但是我们读诸葛亮的《出师表》,读陈寿《上诸葛亮集表》,不是这个意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没有说去三次才见到一次。我们再去读杜甫的诗,“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也没有说去三次只见到一次,而且周汝昌先生解释“频繁”二字就是多次。因此有可能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不但去了三次见了三次,很可能还不止去了三次,这个“三”是多次的意思,因为在古书里面“三”它可以表示多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不是说只有三次嘛。可能去了多次,去了一次就谈一次,按照《出师表》的说法,“咨臣以当世之事”,不停地提问题,谈一谈天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办,越谈越拢,越谈越投机,越谈越契合,越谈感情越好,了解越深,刘备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诸葛亮也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因此有可能是这种情况。

那么如果我们能确定这样一些结论,那么《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那就是地地道道的演义了,而且即便是刘备去了三次才见到一次,它也是演义,因为《三国志》里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但是《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写得非常精彩。第一次去,先看见一批农民在一边种地一边唱歌,走过去问,这个歌是谁创作的?孔明先生,然后再一看,说孔明先生住在哪里呢?农民说就住在那个山后面,一看这个山,哎呀,气象非凡。然后兴致冲冲地去了以后,碰上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在那儿看门,刘备说我来拜见先生,先生早上出去了,那先生到哪儿去了?不知道,行踪不定。那先生什么时候回来呢?不知道,来去不定。碰了钉子,碰了钉子以后只好很惆怅地看了看风景,然后碰见了诸葛亮的好朋友崔州平,当时刘备大喜过望,对面来一位先生,“道貌岸然”,这个“道貌岸然”是褒义词,就像贾宝玉见了林黛玉一样,贾宝玉见了林黛玉第一句话,哎呀,天上掉下来一个神仙似的妹妹,当时刘备看了对面走过来一个神仙似的哥哥,佩服得不得了,一谈还是一个朋友,他就被打动了。

到了第二回来了以后,先是见到他的两个朋友,一个是石韬石广元,白面长须,第二个朋友孟见孟公威,清奇古貌,坐在酒店里面唱歌,刘备就去谈。谈完以后再到庄上去,见到一个少年抱膝拥炉而歌,好像搞“超级男声”似的,又唱歌,又上去行礼,一问是诸葛亮他弟弟。然后再出来一老头,也是风度翩翩,世外高人的那个感觉,一问是他岳父。这么折腾了两回以后,刘备都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说这个诸葛亮他住在这个地方,他把那个农民弄得跟大学生似的,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他的这些朋友,他的弟弟,他的岳父,一个个都不得了的高人,那他还得了吗!

所以到了第三次,刘备再去的时候,首先是择吉斋戒,沐浴更衣,态度就变了,很端正。然后走到卧龙岗的时候,下马步行,再走到草堂跟前,拱立阶下。说先生在午睡,不要打扰,不要打扰,刘备就在这儿等,一等再等。这个时候的刘备他已经不像一个上门招聘的大老板,像一个上门求婚的痴情人,他这个痴情和《西厢记》里面的张生有得一比。大家都听李昌集老师讲过《西厢记》,这张生和崔莺莺一见钟情,他想通过红娘去传递一些信息,他见到红娘是怎么说的呢?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并不曾婚娶,红娘说什么,谁问你那么多了。那么刘备见到了诸葛亮看门的小孩子怎么说的呢,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把他所有头衔都说出来,那小孩怎么说呢,我记不住那么多。

这两个情节真是好有一比,实际上确实是这样,如果说戏剧中的崔莺莺是待字闺中,那么小说中的诸葛亮就是待价隆中,他们都在等,等自己最中意的人。我们知道在那样一个时代,君臣关系是有点像夫妻关系的,讲究什么呢?从一而终,在当时一个道德品德高尚的人,一旦选中了一个君主、一个老板,他会是很自律地要求自己从一而终的,是不能变节的。当然在那个时代变节的人也很多,改换门庭的人也很多,也不能认为就不道德,但是特别严格自律的人他是不变的,诸葛亮在道德上对自己要求是很高的,所也他是不能变的,所以他必须选准。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对方一定要有诚意,因为小说中的诸葛亮也好,戏剧中的崔莺莺也好,都是心气很高的人,绝不肯随便地以身相许,他一定要考验对方,他一定要摆足了架子,吊足了胃口,确确实实证明对方是诚心诚意,他才肯答应。

所以说《三国演义》这段描写是精彩的,很精彩,非常精彩,可惜是假的。但是虽然三顾茅庐是虚构的,仍然有意义,意义在哪儿呢?我们现在可以把它看做古代版的营销学教材,我们现在用现代视角看看这个事件就很有意思了,在这个事件中,刘备好比一家投资公司的大老板,他决定进行投资,要买断某一个人才,诸葛亮呢,就像一个准备应聘行政执行官的这个一个职业经理人,他们双方都有一个互相试探、了解的需要和过程,所以他这一套东西用现代的眼光一看就觉得整个的这些什么唱歌的农民,不懂事的童子啊,稀奇古怪的朋友全是托儿。这当然是我们今天站在现代视角回过头看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甚至我也可以坦率地承认我这个推测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纯粹是我的个人意见,不是历史意见,也不是时代意见,也不是罗贯中的意见。

那么罗贯中的意见是什么呢?也就是说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我猜,两个原因,第一原因是好看,小说一定要好看。我对小说有个定义,有人问我说小说是什么?我的定义是,就是可以躺在床上看的东西,小说不好看就失去了“小说”的本来意义,而罗贯中《三国演义》写的这个三顾茅庐,你不管是真是假,好看,这是没有问题的,确实好看,这是他小说家、文学家他的需要。

第二个原因,与罗贯中本人可能有关系。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参加过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当过张士诚的幕僚,史书上说罗贯中这个人有志图王,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也是一个想出来辅佐一个人成就帝王之业的,只不过在后来的斗争中是朱元璋胜利了,他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诸葛亮一样是出师未捷,不过他身没死就是了,罗贯中没死,但是这种失落感、寂寞感是一样的,所以他在塑造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难免寄托自己的一些想法。何况诸葛亮这个人确实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一个榜样,中国古代读书人都是有诸葛亮情结的,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自个比做诸葛亮了。

但是我们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古代作为文化人精神偶像的很多啊,文天祥他也是精神偶像,岳飞也是精神偶像,还有很多这样的人,为什么惟独诸葛亮在中国读书人、文化人、知识分子,在人民群众当中他那个地位那么崇高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三顾茅庐,就是其他的不管岳飞、文天祥也好都不是皇上三请四请请出来的,就诸葛亮一个人请了三回。而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他有一个矛盾心理,就是一方面他很想出来做事情,所谓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他这一肚子满腹的经纶,一肚子的学问,一身的本事,他有一个地方使啊,他要使用出来,他只有找一个好老板,因为他自己做不了老板;但是另一个方面他又清高,他的心理又很脆弱,他受不得打击,受不了冷遇,不愿意自己腆着脸找上门去让人家踢出来,最好是所有的老板所有的皇帝都是恭恭敬敬上门去请他出来,而这样的例子只有这一个。那么罗贯中作为这样的一个读书人,这样一个文化人,他摆出这个事情他能不大做文章吗?他肯定要大写特写,这个我猜测可能就是《三国演义》这个“三顾茅庐”它背后的这样一种心理。

那么不管怎么说,“三顾茅庐”是中国历史上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其实在我看来,是刘备先找诸葛亮,还是诸葛亮先找刘备,是见了三次谈了三次,还是去了三次谈了一次,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谈了什么。如果说他们真的是谈了三次,我们就无法知道它的全部内容,我们只知道一个结论性的意见,那就是隆中对,在“隆中对”里面诸葛亮的政治天才表现得淋漓尽致,“隆中对”也成为中国古代一篇有名的对策。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七年以前,也就是建安五年的时候,还有一个人向孙权提出了类似的建议,这个人也和诸葛亮一样主张“先三分、后一统

问题4:!

在前面的讲座里面,我们讲到汉献帝建安元年,也就是公元196年,对于曹操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这一年他做了两件大事,一个是奉天子,第二个是屯田。第一件事情使他获得了政治上的优势,第二件事情使他获得了经济上的丰收。他现在有了一个在当时看来正义的旗帜,另外又有了丰足的粮草,他可以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那么他顺利吗?

事情一开始叫做出奇地顺利。汉献帝建安二年,也就是公元197年的正月,曹操南征张绣。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张绣算是实力比较弱的,吃柿子拣软的捏,先拿张绣开刀。结果怎么样?曹操的军队开到宛城的时候,张绣举手投降。这是一个意外的胜利啊,曹操刚刚奉天子以令不臣,或者说挟天子以令诸侯,就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宛城,征服了张绣,曹操就开始飘飘然了,就开始得意忘形了。他做了两件不该做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强纳张绣的婶婶,也就是张绣的婶婶估计是很漂亮的。曹操这个人他是喜欢美女的,他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搂草打兔子,除了占领这个城池,或者政治上的胜利以外,顺手牵羊也弄几个女人回去。他一眼看去,张绣的婶婶这么漂亮,哈哈,笑纳,这让张绣觉得很没面子,很屈辱。另一件事情,他就是和张绣的贴身侍卫胡车儿套近乎,曹操除了喜欢美女以外他也喜欢人才是吧,一看胡车儿这是个人才,又送钱又送礼又请客又吃饭,这让张绣感到紧张,什么意思啊?是不是要谋杀我啊?于是张绣突然反叛,这个反叛是在曹操措手不及的时候发生的,结果打得曹操落花流水、丢盔卸甲。曹操的长子曹昂,这是曹操最中意的接班人,牺牲了,曹操最贴身的爱将典韦牺牲了,还搭上了一个侄子叫曹安民,曹操自己也差一点人头落地。

所以这个人得意,不要忘形,得意的时候还是把尾巴夹起来好。曹操这个人是夹不住的,他一得意他就忘形,果然吃了亏了。那么策划这一次反叛的人叫做贾诩,贾诩是甘肃武威人,字文和,文章的文,和平的和,很好的字,可是这个人干的活儿可以称之为“乱武”,他是专门捣乱的。

* 贾诩做了什么事情,会得到“乱武”的评价呢?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西北军阀董卓入京,废立皇帝,震动朝野,并且滥杀无辜,株连无数。于是,司徒王允联合吕布在朝廷上刺杀了董卓,董卓旧部李傕、郭汜见主帅身亡,心灰意冷,准备解散队伍逃跑,在路上遇见贾诩。贾诩为他们出谋划策,结果却给国家带来了灾祸。

当时董卓的旧部李傕和郭汜这两个人准备解散了部队就回老家去,抄小路回老家,算了,不干了。路上碰到贾诩,贾诩说二位将军到哪里去啊?他们说你看董大帅都死于非命了,咱还回西北去吧!嗨,贾诩说,就你们两个这样就想回西北去,你们的部队呢?解散了。你们这两个人部队都没有了是个什么将军啊?告你吧,路上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捉拿归案,你们这是找死去了。这两个说,那你说怎么办呢?贾诩说很简单啊,收拾旧部,杀回长安,为董太师报仇!你杀回去成功了,奉国家以令天下,这个和奉天子以令不臣、挟天子以令诸侯都是如出一辙的,这个话。你杀回长安去成功了以后你把皇帝当个宝贝抓在手上,号令天下;不成功你再走也不迟啊,你干吗现在就跑回去啊!两个人想,是啊,我们干吗现在就解除武装,灰溜溜地回去,杀回去!两个杀回去了,一塌糊涂,这是贾诩干的好事。

那么这两个家伙回到长安以后祸乱国家,祸乱人民,屠杀大臣,贾诩自己都觉得这事儿是不是干错了。所以这两个家伙要给贾诩封个侯,贾诩说什么救命之恩,这个是小事情了,我不要当侯。说那你就当个上书仆射吧,当个大官,贾诩说你看我这个人又没有什么名声,又没有什么面子,让我当这么大个官我怎么当得下来呢,不当不当不当。他不当,他不接受这个酬谢。就弄得这个李傕和郭汜这两个人对他是又信任、又尊敬、又崇拜、又害怕,那么这个时候贾诩倒利用这个关系做了些好事,比方这两个豺狼要杀谁的时候,贾诩就拦一拦,也做了点好事。

等到汉献帝被接回洛阳的时候,贾诩想,这个地方我就不能再待了,我不能再在朝廷待下去了,走吧!他就辞去了官职,出来了。出来了七转八转地最后就到了张绣这儿,张绣对他奉若上宾,言听计从。那么张绣想反叛曹操的时候,贾诩就跟他设计了,就说你去跟曹操说,说我们的部队要移防,就是部队我要调动一下,防区要变一下,问曹操可不可以?曹操说可以啊,曹操那个时候得意洋洋么。然后又跟曹操说,说我们这个军队的运输车比较小,很多东西装不下,能不能允许我们的战士把盔甲和武器都随身携带,我们盔甲就穿在身上了,武器就拿在手上,以免我搬运起来比较困难,行不行?曹操这个时候风花雪月啊,可以可以可以。于是这个张绣的部队就穿着军装,扛着武器,开着战车,堂而皇之地从曹操的军营前走过,突然调过头来,冲进曹营。那当然是杀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贾诩干的事情。

那么这一次对于曹操来说那是一个惨败了,但是曹操没有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这是曹操了不起的地方,他甚至没有追究主张接受张绣投降的那些人。换了别人,比方说袁绍或者袁术,他肯定要追究:当时是张绣要假投降——他肯定现在要说张绣是假投降,——张绣当时假投降是谁主张赞成的?曹操没有,自己做检讨。他把部队召集起来跟将领们说:这次是我错了,而且我知道我错在哪里了,我接受张绣投降的时候我应该扣他一个儿子在我军营里作人质,我没做这件事,我错了,我下回不会再错了。这个应该说是曹操了不起的地方。

* 曹操为什么会在南征张绣的战争中失利?根据易中天先生的分析,曹操是得意忘形,做了两件不该做的事情,结果导致了投降的张绣突然反叛,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这是曹操不够成熟的表现,但是,曹操没有推卸责任,而是主动做检讨,承认了错误。那么,在接下来和张绣的几次较量中,曹操变得成熟了吗?

但是一个人要成熟也没那么快,曹操也一样。所以到了第二次,也就是汉献帝建安二年的十一月,曹操再次南征张绣的时候,就把张绣打了个落花流水。曹操这一次虽然是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骄傲了,不翘尾巴了,取得了胜利了,不等于他下次还要胜利。那么到了第三次,汉献帝建安三年的时候,四月份,曹操三征张绣,这一次又差点栽个大跟头。当时曹操的军师叫做荀攸,我讲过了,荀攸是曹操前期五大谋士之一,他当时的官职叫做军师祭酒,军师祭酒这个官职是曹操发明的,相当于现在的参谋,随军作战参谋。荀攸就建议曹操不要打张绣,他说张绣上次被您打到穰城以后,他就和刘表结成了联盟,由刘表提供粮草,而刘表这个人他是不会当真给张绣提供粮草的,所以张绣和刘表两个人总有一天他们自己要打起来,我们不如等一等。你现在把他们逼急了,他们两个就结成死党,联合起来打我们,对我们不利。曹操不听,结果怎么样呢?结果果然刘表和张绣结成死党,联合起来打曹操。

这个时候曹操就下令撤军,曹操一下令撤军张绣就高兴了,马上下令追击,贾诩拦住,将军万万不可追,你追,必败。张绣说,不会啦,这曹操已经逃跑啦,我们不乘胜追击啊?他说追!结果怎么样呢?结果被曹操打得大败,丢盔卸甲,灰溜溜地回来了。刚刚坐下,一口水还没喝呢,贾诩说,将军,赶快再追!张绣说,先生这话我就听不懂了,上次张绣要去追先生说不能追,现在张绣都打败回来了先生说赶快追,什么意思啊?贾诩说你不要问什么意思了,你现在追就是。张绣想这个,这个没道理啊,但是一想这个贾诩真是料事如神,那就追吧!好,了不起我再败一回。又收拾他的残兵败将,又追过去,大胜而归。这回来以后张绣就对贾诩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先生,第一回张绣是以精兵追退兵,先生说必败;第二回张绣以败兵追胜兵,先生又说必胜,张绣左思右想它怎么都想不明白,先生能不能指点一下?。嗨,贾诩说,这个事情其实非常地简单,将军你想一想,曹操和我们作战,他有失利吗?没有;他有失误吗?没有;他有失策吗?没有,那他为什么要撤退?一定是他后面出事了,一定是他后院失火,朝中出事,所以他是撤退,不是溃退,他是有计划地撤军,因此以曹公之英明必亲自断后。将军您虽然是英勇善战,实话实说,论打仗,比曹公那还差一点,所以将军这样追上去以后遇到亲自断后的是曹公,你必败;而曹操之所以赶回去是他朝中出事了,所以他一定要匆忙赶路,他既然发现你已经被打败了,他一定不再亲自断后,他一定率领前军往前面走了,断后的一定是打不过将军你的,所以你必胜。哎呀,张绣说,贾先生你真是料事如神啊!实际上我们看《三国演义》总说诸葛亮料事如神,会打仗,那比贾诩老实说是不如的。

* 神机妙算的贾诩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所占的篇幅并不多,远远比不上同样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但通过易中天先生的分析我们知道,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上,贾诩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那么,贾诩预料曹操撤退是事出有因,他的预料正确吗?

正确。曹操之所以撤军,是他得到了一份紧急情报,说袁绍的谋士田丰向袁绍建议,趁着曹操打张绣的时候赶快突袭许都,把那皇帝给我抢回来。这个皇帝比张绣重要多了,所以曹操赶快撤军。

所以这一仗应该说是曹操和张绣打了个平手,但是曹操这回没有骄傲,他又向他的军事祭酒荀攸做检讨,说不听先生之言以至于此。而袁绍呢,袁绍没有接受田丰的建议,他没有去偷袭许都,所以对于曹操来说这是一场虚惊。尽管如此,曹操还是总结经验,奖励那些给自己提意见的人,感谢那些劝阻他不要打这一仗的人。这就是曹操后来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每打一仗,打败了检讨自己,打胜了感谢别人。后来曹操去征乌桓的时候,也是打胜了仗的,但是是险胜,当时他从乌桓撤军的时候天寒地冻,军中没有一粒粮食、一滴水,所以胜得非常艰险,打胜了仗回到朝中曹操下了个命令,给我查一查当时谁反对我打乌桓?全部要查出来。命令一下以后人人自危,因为这一仗是打胜了的;谁知道曹操一个一个地重奖,你们提醒,这一仗侥幸胜利,而诸位反对我打这一仗的(是)长远之计,我曹操不该存侥幸之心,你们的意见是对的,虽然我打胜了。后来曹操又发布褒奖令,说我曹操南征北战,取得了这么多胜利,难道都是我的功劳吗?是诸位的功劳。有了成绩归功于别人,有了错误责备自己,尽管检讨得不到位,这在那个时代就是了不起的肚量。而且正因为曹操的这种大度和这种胸襟,他才吸引了那么多的人才,他才取得那么多的胜利,而且以至于在建安四年十一月那个投降了他、又背叛了他、又和他打了三仗的张绣主动来投降了,真的投降了,张绣这一次投降又是贾诩的主意。

* 在前面的讲述中我们知道,张绣有过投降曹操后又背叛的经历,还在乱军中杀死了曹操的儿子曹昂、侄子草安民,还有曹操的爱将典韦。按照常理推测,曹操这个时候应该对张绣恨之入骨,贾诩为什么还敢出主意让张绣投降曹操,张绣为什么真的听从了贾诩的建议,事情的经过究竟是怎样的呢?

当时是曹操和袁绍这两大集团在逐鹿中原,因此曹操集团和袁绍集团都要争取中间力量,争取第三种力量,因此他们也都在争取张绣。这一回袁绍的人倒是来得早,袁绍派了一个使节来见张绣,说你赶快投到我们这边来吧,这个政治斗争你可别站错了队啊,站错队是没有好下场的,我们袁大人如何如何。张绣还没有回话,贾诩马上站起来说,哼哼,麻烦使节大人回去告诉你们袁将军,就说我们主公说了,袁本初连自己的兄弟都不能容忍,还能容忍我们吗?就把袁绍的这个使节打发回去了。张绣一听,脸都吓白了,说先生啊,你这么一点面子不讲就把袁绍的人打发走了,我们怎么办呢?贾诩说这个事情很好办啊,张绣说怎么办啊?贾诩说,投靠曹操啊!哎呀,张绣说,亏你想得出,你又不是不知道不是上回按你的计策我们都反叛过一次曹操了,我们去投降曹操?合着曹操现在又这么弱,我们去投他干什么?

贾诩说告诉你,这正是我们要投降曹操的原因。第一,曹操现在奉天子以令不臣,在政治上有优势,投靠曹操对我们来说有理。第二,曹操现在势力比袁绍要弱,我们这么一点人马送到袁绍那里,那叫做年三十儿的凉菜——有我们过年,没我们他也过年;而曹操现在跟袁绍作对,他实力又不够,我们送上门去,那叫雪中送炭啊!这叫做有利。第三,据我看来曹操这个人胸怀大志,他要成就的是王霸之业,像这样的人不会计较个人恩怨,他一定是把大局放在个人恩怨之上,他一定需要我们这样一个反叛过他的人去投靠他,这叫做有安全。将军你放心地去投降吧!

张绣想来想去,反正也没有什么别的出路了,那就投降曹操吧!果然,一听说张绣来投降,曹操是极其热情地去迎接他,拉住张绣的手问长问短,问寒问暖,亲热得不能再亲热,只字不提宛城反叛之事,当下摆下酒宴,盛情款待,而且立即约为婚姻,我们做个儿女亲家吧!给予极高地信任和款待。从此张绣成为曹操帐下一员战将,贾诩成为曹操幕中一位谋臣,而且曹操终其一生给予张绣的奖赏从来就是超过其他人的。张绣最后是封到了两千户,而曹操其他的那些人再封侯不超过一千户,完全在贾诩的预料之中。

小说《三国演义》中,张绣和贾诩都不是主要人物,他们在三国故事里只是次要角色。但在真实的历史中,贾诩劝张绣投降曹操,却是在关键的时刻给了曹操关键性的帮助。那么,张绣和贾诩投降曹操后,他们最终的命运究竟是怎样的呢?

当然了,张绣这个人最后可能还是遭了报复,可能遭了报复,时间是在八年之后,八年之后曹操征乌桓的时候,张绣莫名其妙地死了。有材料说是张绣投降曹操以后其实心里头还是忐忑不安的,尤其是见了曹丕,因为曹丕的哥哥曹昂是在他反叛的时候牺牲的,所以他总想讨好一下曹丕,就请曹丕吃饭,曹丕突然翻脸,说你杀了我哥哥你还有脸请我吃饭,张绣自杀,这是一个不一定可靠的材料。那么,张绣的儿子张泉倒确确实实是被曹丕杀了的,时间在二十年以后,这个时候张绣的儿子张泉卷入了一个谋反案,叫魏讽谋反案,这个案子现在也说不清楚了,这个案子株连的人非常之多,张泉是其中的之一。那么张泉是不是参加了这个谋反,有各种可能,可能是张泉因为父亲被曹丕逼死了以后走投无路,他参加了谋反;第二个就是曹丕因为逼死了张泉的父亲,自己心里过不去,就干脆诬陷张泉谋反;那么第三种可能就是曹丕他也没有杀张绣,也没有逼死张绣,但是他知道对于他父亲来说,杀子之仇是不能不报的,这个仇既然不能在张绣身上报,就在张泉身上报。你张绣不是杀了曹操一个儿子吗?那我们现在也杀你张绣一个儿子,那不抵了吗!这都是猜测性意见。

但是曹操和贾诩的关系那是始终都很好。曹操对于张绣的态度是这样的,是既拉拢又防范,但装着不防范,做出一副不防范的样子;那么对于贾诩呢,是又感激又欣赏,感激他雪中送炭,欣赏他谋略过人。所以在欢迎张绣来投降的时候,曹操私下里拉着贾诩说,太感谢你了,使我信重于天下的就是先生。所以,曹操是诚心诚意地感谢贾诩,而贾诩也是算准了曹操会诚心诚意地感谢他的。因为在我看来,贾诩这个我们观众朋友可能不太熟悉的人物,有可能是三国历史上最聪明的人,他聪明在什么地方呢?洞悉人性,洞察人心,他总是能把他要打交道的人的心思摸得清清楚楚。

贾诩离开长安以后,先投靠了一个叫段煨的人,段煨对他客客气气,但是贾诩终于还是决定要去投靠张绣。当时就有朋友问贾诩了,说我们觉得段将军对先生非常好啊,先生为什么还要走呢?贾诩说,你们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你们只看到段将军对我客气,你们没看到段将军他为什么对我客气,他是怕我,他知道我贾某人的声望和谋略都在他之上,所以他迟早要对我下手,我必须离开这个地方。他越是对我客气,就越是证明他对我有戒备,我离开他他一定喜出望外。而他这个人是没有什么外援的,是很孤独的,或者说孤立的,他看见我到张绣那去以后,他希望我到张绣那去能帮他的忙,所以我走了以后他对我的家人一定会非常之好。而张绣那里呢,那是没有谋士的,所以我如果投奔张绣,张绣也一定对我是言听计从,这样一来我安全了,我家里人也安全了。果然,贾诩到了张绣那儿张绣是奉为上宾,执子孙礼,就是把贾诩当长辈来伺候;而段煨呢,对贾诩留在他那儿的家人好得不得了。你说说,贾诩这一辈子是不是神机妙算?

他为什么神机妙算?就因为他看透了人性和人心,贾诩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知人的人,因此他同时也是一个非常知己的人,一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他非常清楚像他这样从敌人的阵营里投降过来,又谋略过人的人,对于曹操意味着什么,那既是利用对象,也一定同时是防范对象。所以贾诩投降曹操以后,为人处事变得非常低调,轻易不出谋划策,也不结交朋友,经常是闭门谢客,安安静静待在自个儿家里面,不招惹是非,甚至他的儿子、女儿要跟人家结婚,他也不找高门大户。结果贾诩的结局在三国时代的谋士中应该说是最好的,一直活到77岁,寿终正寝,平安无事。所以贾诩这个人,真是个聪明人。贾诩做的这件事儿,也真是个聪明事儿。

贾诩让张绣投降曹操是在建安四年十一月,就在这一年的春天,袁绍集结了十万精锐部队,向许都方向开进,意在发动一场翦灭曹操的战争。而曹操的部队也已经开到了官渡,一场决定当时中国命运前途的战争即将打响,这就是有名的官渡之战,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呢?请看下集,一决雌雄。

问题5:谁能给我20个关于中国历史上的问题?{加上答案哦}

1、 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在他即位时,西汉王朝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政治都出现了较好的局面。汉武帝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行了一系列“内兴功利,外事夷狄”的活动。

包括:一、改定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在内政建设上,武帝首先从思想文化领域改变汉前期黄老无为思想占统治的局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在宫中组建内朝,削弱外朝相权。设立十三部州刺史,打击地方势力。汉武帝进进一步执行文景以来的削藩政策,于元朔二年颁布推恩令,又继酹金事件,削夺大批列侯爵位,从而基本上解决了困扰汉代已久的诸侯问题。为了加强对地方豪强的监察,汉武帝还重用酷吏,由于也伤害不少无辜百姓;二、出师征伐,开疆拓土。汉武帝在位期间,开始对匈奴发动反击。曾先后三次派大将卫青、霍去病深入匈奴境内,基本上解决了百余年来北方农业区受匈奴威胁的问题。汉武帝对外开拓的另一件重要业绩则是加强了对西域的和联系。由于派张骞为使节,凿空西域,开创了汉代丝绸之路的繁盛。此外,汉武帝还加强对西南及南方百越地区的开拓,设置了日南九郡,西南四郡等,有效地加强了对其的控制;三、财经政策调整。由于汉武帝即位20年频繁的内外事功,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任用大盐商东郭咸阳、大冶铁家孔仅、贾人之子桑弘羊等推行了许多重大的财经政策,如发行五铢钱,盐铁官营、均输平准以及打击工商业者的算缗告缗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其中期的财政状况好转。

武帝晚年,因有悔于早年的内外开拓,穷奢极欲及迷信等造成的财政危机与社会矛盾的激化,因此颁布了著名的罢轮台屯田诏的罪已诏书,转变统治政策,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同,鼓励农业生产,从而使得一度动摇的西汉统治稳定下来。

因此,对汉武帝的评价,从时间要分为统治前期及其晚年两个阶段来进行。前期的内外事功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开拓了西汉疆土,但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财政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而后期的悔过对于一个帝王来说,则尤为难得,这使汉武帝有别于秦皇,并为其后的中兴局面奠定了基础。

2、曹魏屯田制实施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背景:汉末战乱,土地大量抛荒,社会上存着着劳动与土地结合的问题;对于汉末军阀,军粮的缺乏成为困扰其发展的最主要问题。而由于战乱所造成的大量土地抛荒的情况则为曹魏实行屯田提供了客观的可行条件,使得政府手中有可能掌握大量土地。

内容:公元196年,曹操为了解决军粮,首先在许昌实行屯田。赤壁之战以后,屯田的范围更扩大了,收获也更多了。所谓屯田,即把农民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数十人为一屯,分种国家土地。屯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屯田客是国家佃客,按四六分或对分向国家交纳地租。这种形式的屯田,称民屯。民屯有独立的管理系统,设屯田都尉、典农校尉等职直属于中央大司农。还有一部分是军屯,即以军士耕种的屯田。屯田客的负担很重,屯田客与士兵还有很强的人身依附性质,不可以随意离开屯田土地。

意义:曹操实行的屯田制度,解决了曹魏军粮问题,有利于曹魏军权的强大。把大量土地和劳动力控制在政府手里,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抑制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和争夺劳动力的作用,对于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屯田后期,由于剥削率的加重,屯田客身份地位的低落,屯田制度开始阻碍生产的发展。

3、评价孝文帝改革。

内容:改革基本上分两期,太和十四年,孝文帝亲政前,由太皇太后冯氏主持;此后,由孝文帝主持。冯氏改革的内容有:1、整顿吏治,地方官的任期按治绩好坏为定,不拘年限,制定俸禄制度,严惩贪赃者。2、建立三长制。485年,李冲提出推行三长制。三长制就是重建乡官系统,五家立一邻,五邻立一里,五里立一党,用以代替宗主督护的统治。3、实行均田制。北方经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同时国家也得以掌握大量无主荒地。485年(太各九年)颁布均田令,按户授田,男子十五,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另有休耕土地,加倍授与。露田不得买卖,桑田则为世业。此外官吏亦按官职高低受职分田。同时还制定了与均田制相适应的新租调制。废除九口混通法,实行定额租税制。规定:一夫一妇的小家庭为受田纳租单位,一夫一妇出帛一匹,粟二石。

490年,孝文帝亲政后,为了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决心进一步推行改革和汉化。494年迁都洛阳,接着实行了一系列改革鲜卑旧俗之举,包括:禁胡服,断胡语,改籍贯,改姓氏,定姓族,与汉人通婚,尊孔崇儒,兴复礼乐等。

意义: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使各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发生历史性的进步。这场改革也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何为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意义

分封制就是周王将土地和人口分配给周王的兄弟、亲戚及有功之臣。其特征是,以血缘为纽带,以姬姓为核心,建立了建立起周天子统辖下的地方行政系统,这是一套上自周天子下至士的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从而在一定时期内有效的加强了周王室对全国的控制。分封制还为维护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一等级序列的礼制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前提。

周初分封是与当时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周初分封比商时方国、小邦林立的局面是个进步。分封诸侯的结果,巩固和扩大了周的统治区域和势力范围,使周成为一个远远超过商的领土,强盛的奴隶制大国。这对于开发边远地区、扩大先进文化的影响,促进民族融合起了一定作用。

5、西周地方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怎样的?

西周的地方制度是“分土封侯”制。周天子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王室直接统治。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诸侯,分邦建国。诸侯对天子保持着臣属关系,承担各种义务。诸侯在封区内亦实行分封,将土地分封给大夫作采邑,大夫又把土地分封给士。实行世袭制,父死子继。这种“分土封侯”制度周初起到对周王室的屏障作用,有利于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促进了各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6、何为井田制?

井田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所谓“井田制”有三种含义:一是土地所有制。周天子是全国土地的所有者,他以共主的身份,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封地内的土地分封给大夫以至于士。各级贵族只有受益权没有所有权。二是土地的形式。井田一般经过精心的疆理,整治成方块田,田地间有纵横的沟渠和道路。每一块称作一田,九田为一井。三是经营方式。耕作井田的奴隶称作庶人,周天子在封授土地的同时把这种耕作奴隶成批的赐与臣下,以周天子为首的各级奴隶主贵族驱使奴隶在井田上耕作。

7、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主要历史背景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以“尊王攘夷”相号召?

(1)平王东迁以后王室衰微,天子的威信下降。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述职等。土地被郑、晋、秦、楚等国或戎族侵夺,天子实际拥有的土地和人口已和一个弱小的诸侯国,政治、经济都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于是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等大国争霸的局面。

(2)他们以“尊王攘夷”相号召,因为虽然天子失势,但毕竟是“天下共主”,仍具有号召力。因此只有以“尊王”相号召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被称为蛮、夷、狄的周围少数民族,乘机向中原发展势力,向华夏族的诸侯国发动进攻。弱小的诸侯国难以自卫,就需要大国出面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进行抵抗。因此,“攘夷”在当时也很有号召力。

8、商鞅变法的原因,变法的主要内容以及其作用。

秦国的春秋后期,土地私有制已产生。经济和社会面貌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贵族垄断政权,国君权力较小,国力很弱,在列国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原各国多轻视秦国。秦孝公即位后,下令招贤,决心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商鞅于公元前359年前350年进行了两次变法,内容如下:(1)定“连坐”之法;(2)推行小家庭政策;(3)重农抑商;(3)奖励军功,严惩私斗。(5)制定二十等爵,规定各级爵位占的田宅、臣妾奴婢的数量和衣服的等级。(6)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7)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8)废井田,开阡陌:(9)统一度量衡。

作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比较彻底的一次改革运动。废除了井田制,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合法存在。使秦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为日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9、略述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由于处于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斗争复杂又激烈。当时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10、简述刘邦“重农抑商”的主要内容。

“重农”政策:

(1)复员军队,士兵都给予土地和宅舍;(2)号召逃亡的人还家,“复故爵田宅”;

(3)减轻田租为十五税一;(4)下令解放因生活困难而自卖为奴婢的人。

“抑商”政策:

(1)商贾及其子孙不得拥有土地;(2)不得为官吏;

(3)不得穿锦绣等名贵的衣服,不得乘车、骑马携带兵器;

(4)加倍征收商人的算赋。

11、试述王莽代汉的社会背景及其失败原因。

西汉时期,沉重的赋役和剧烈的土地兼并不断造成自耕农破产,到汉武帝时情况已相当严重。 统治集团更加荒淫腐朽。广大劳动人民在封建压迫下,终年劳苦,不得温饱,不得不依附豪强地主,忍受着“收太半之赋”的残酷剥削。或者沦为奴婢,或者四处流亡。哀帝死后,西汉王朝统治的危机加剧,出身于外戚的王莽,便趁机夺取权力,。终于在公元8年,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

王莽改制及其失败 王莽掌权后,为了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颁发诏令,进行改制。其主要内容是:

其一,为了解决长期存在的土地和奴婢问题,王莽根据井田制度,实行“王田”、“私属”制。其二,实行五均、赊贷和六筦制度。其三,进行了三次币制改革。其四,实行统一度量衡制度,

然而这些政策却遭到了剧烈的反对,首先,改制或多或少地触及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其次,制度本身存在弊病,如币制改革变化不一,给社会经济造成很大的混乱,给人民也带来了灾难。加之吏治腐败,阶级矛盾更加尖锐。王莽改制没有能够解决社会危机,反而使百姓陷入更大的痛苦之中,终于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

12、简述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概况和原因。

原因:北方大批农民向江南迁移,他们带来了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同江南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促进南方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

表现:农民兴修了许多塘堰、灌溉农田;焚烧了茂草和丛林,或在湖泊周围筑堤排水,开辟出大量农田;牛耕也比较普遍地推行了;南朝后期,福建、广东、广西地区的农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13、简述唐朝中央政治制度的概况和特点

唐代的官制基本是沿袭隋制。以皇帝为首的封建国家体制,在唐高祖武德时期就比较完备地建立起来。法律和法令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布,皇帝有权修改法律和法令,并可以不受法律和法令的约束。在皇帝之下,有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等职官体系。在中枢机构中,制令机关、封驳审议机关与行政事务机关是分工而又合作的。政务机关和事务机关的职责是很分明的,监察机构也很完备。此外,还有一套比较完备的品阶勋爵制度。唐代的中央官制大致有以下几个系统:1、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政事堂;2、三省六部。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3、尚书都省;4、监察机关——御史台;5、事务机关——卿监。唐代官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翰林学士一职。唐代在京有行政系统以外的差遣官翰林学士,在外的临时差遣则有掌财计的度支、户部、盐铁转运三司。它们是三个各自独立的部门,各以使臣莅其事,到五代时才并为一职,称为“三司使”。

唐朝政治制度不仅为唐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而且对唐以后各朝的政治制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角度来观察,唐朝政治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唐朝最终结束了家国一体和贵族门阀政治的国家体制,开启了皇帝—官僚政治体制。

2、唐朝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奠定了后代官僚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模式。

3、唐朝各级官吏的任用都必须经过考试,官僚形态呈现出新的特征。

4、唐代政治制度一直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而调整,体现出较强的自我完善的机能。

5、在政治制度的运行中,呈现出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14、试谈唐代文化的特色

一是文化体系庞大完整,发展程度高;二是唐代文化极具开放性;三是社会化。

唐文化体系中,包括文学、宗教与哲学、史学、艺术、天文历法、地理、数学、医学、百工技艺等方面,基本覆盖了当时世界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数组成部分。这样一个庞大而完整的文化体系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仅有的。唐文化的发达程度居于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当时唐朝的国都、亚洲的文化中心长安城为各国所向往。

唐文化内在的包容性,才使得佛教、伊斯兰教、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异域宗教进入中国。唐初政治、军事强盛,实行一种开放的政策。唐初的开明君主李世民重视文化交流,为唐代二百八十九年统治留下了一个开放的传统。唐政府多次派人到西域和天竺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对进入中国的外国使节和商人以礼相待,尊重留居中国的外国居民的文化、宗教传统。唐朝政府还设专门机构掌管对外文化交流事务。唐政府的这种开明政策是唐代文化具有开放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文化的社会化表现在她向着靠近民众和现实世界的方向发展,体现在宗教、文学、史学、地理学、医学、民风等方面。

15、怎样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影响

从主观方面看: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动机包括三点。一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二是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掠夺;三是对江南繁华地区的巡游。由于在隋朝统一之前,江南经济已赶上北方,那么,隋朝开凿运河与江南经济地位的提高是有关系的。

从客观上看:开凿运河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这也被许多史家列为隋的暴政的内容之一;另一方面,运河的开凿还产生了久远而积极的影响,它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16、北宋君主集权制度的强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 集中兵权。人事上解除高级将领兵权,体制上改革禁军体制,削弱禁军统领权力,改革领导机构,推行将兵分离制度。进一步削弱地方可能的军事权力,强化中央兵权。

第二, 集中政权。在中央分割宰相权力,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掌民政;以枢密使主管军政;又以三司使总领财政,提高盐铁、度支地位。地方上取消唐朝由节度使负责的支郡,由中央派知州管理,并派通判牵制州郡长官。中央对地方实行“长贰分权”。

第三, 集中财权。地方除必要办公费用外,所有收入均由转运使上缴中央,消除形成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同时限制藩镇享有的商业特权。

第四, 集中司法权。宋朝除在各路由提点刑狱掌司法,严格法制以外,还规定:凡死刑必须申报中央复审核准。司法制度有所恢复,大权基本收归中央。

第五, 扩大仕途。广泛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治,不断扩大封建政权的阶级基础。北宋以殿试为最高一级的考试,皇帝直接掌握人材录取权,唐代以来考官与考生形成的恩师、门生的从属关系被废除,糊名考校等措施严防作弊,吸引大批文人从政。

17、比较评述“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庆历三年,宋仁宗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任命范仲淹任参知政事,韩琦、富弼为枢密副使,推行新政。范仲淹提出10方面的改革方案,即: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新政以整顿官僚机构为主要目标,前五条和后两条均是这个精神,其内容是对腐朽不能胜任的官僚加以淘汰,限制他们的提升;改革取士制度;做到信赏必罚。

王安石在仁宗时就上万言书要求变法,万言书集中体现了其变法的指导思想,即通过抑制兼并发展农业生产,增加财政收入,达到富国;通过整修武备、训练军队遏制辽夏,实现强兵,扭转积贫积弱局面。在富国强兵思想的指导下,王安石在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变法,富国方面推行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强兵方面推行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设军器监。并改革科举、学校制度,重视培养和选拔经纶之材。

两次变法都是为了挽救北宋的政治危机,范仲淹变法的重点是整顿官僚机构,从政治入手,而王安石理财作为变法核心,从经济入手。相比之下,王安石变法更有针对性,矛头直指北宋的“积贫积弱”,措施也更加全面,力求损有余而补不足,在富国强兵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两次变法都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变法都触动了官僚地主集团的既得利益,引起了他们的激烈反对。范仲淹因此被诬欲结朋党,失去皇帝信任。王安石变法失败也有其个人原因。王安石的改革有操之过急之处,一些新法在执行过程中对下层人民产生了危害,为反对派提供了口实。王安石性格上又过分固执自信,造成变法派阵营屡次分裂,使自己日益孤立,变法最终失败。

18、简要评述元朝大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自唐末藩镇割据以来三个多世纪的分裂状态,有利于文化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扩大。基本奠定了中国的现代疆域。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王朝,是第一个跨过长江的北方民族,蒙汉各族封建阶级的联合政权,蒙古人、畏兀儿人入主中原政治,加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从多方面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间的互相交往和新的聚合。其开放、宽容的宗教文化政策,促进了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元朝有光辉灿烂的文化科技成就,边疆得到开发,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活跃,尤其是辽阔疆域的统一及其相应措施影响深远。

19、行省制度评价

元朝在地方实施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行省”之名始于金朝,原为中央官员到地方行使中书(或尚书)省职权时的临时军政派出机构,元朝将其逐步确立为常设的地方一级行政区。元代大都和周围地区,包括今河北、山东、山西及内蒙一部分由中书省直辖,称为“腹里”,全国其他地区则划为10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行省官署配置与中书省大体相同,各省长官统领境内一切军政大事,具有极大实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行省制的确立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省的名称一直沿用到现代。由于实行行省,元朝比前代王朝直接统治了更多的边疆地区,将其更有效地纳入中央统治中来,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云南在唐、宋始终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元设行省后,行政管理一如内地,西南从此与中原密不可分。

20、如何评价“郑和下西洋”?

郑和是我国杰出的航海家。在靖难之役中,郑和从燕王起兵有功,朱棣赐他姓郑,提拔为内官监太监。为了发展对外关系,确立明朝宗主国地位,招抚海岛流民,袭剿海上盗寇,维护海上交通安全,明成祖特地派遣郑和下西洋,对亚非各国进行贸易和访问。从1405年(永乐三年)到1433年(宣德八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成为闻名世界的一件盛事。沟通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各国、非洲东海岸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大大提高了明代中国的国际地位。这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是中国人民对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他是世界航海家中的先导者。 他到达非洲赤道以南东海岸的地方,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和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新航路要早半个世纪。

郑和下西洋也有复杂的原因,主要有“踪迹建文”说、“耀兵异域”说、稳定局势,发展友好说、经济原因为主说、政治原因为主说、双重目的说、加强文化交流说、针对帖木儿帝国说和建立回教同盟说等多种看法。应该说性质上还是以政治因素为主,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打击明朝逃到海外的敌对势力,扩大成祖和明朝的政治影响,并未受经济利益驱动,也没有海外殖民的意图。因此在成祖之后,再也没有这样大规模的航海行动了。

问题6: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什么意思?

挟:挟制,用强力逼迫就范。诸侯:古代帝王统治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后也指割据称雄的军阀。挟制皇帝,借其名义号令诸侯。比喻借重权威者的名义,发号施令。

词 目 挟天子以令诸侯

发 音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zhū hóu

释 义 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出 处 《后汉书·袁绍传》:“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献帝春秋曰:袁绍叛卒诣公云:“田丰使绍早袭许,若挟天子以令诸侯,四海可指麾而定。”公乃解绣围。】

曹操就高明多了,曹操他不换皇帝,他利用这个现成的皇帝,而且把这个皇帝客客气气地供奉起来,利用皇帝这张牌来号令天下、号召诸侯,这个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这个说法是可以讨论的,曹操本人和曹操集团的人从来没有说过“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何去何从》一集中, 易中天先生告诉我们,曹操的谋士毛玠曾经向他提出了一个建议:“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曹操了谋士毛玠的建议,并予以实施。也就是说,曹操的路线和策略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说法又是怎么来的呢?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说法是人家说曹操的,比方说诸葛亮就说过这个话,他的说法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意思一样的。也就是说“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话是曹操的敌人说他的,敌人的话不怎么靠得住吧!那么“挟天子以令诸侯”有没有人说过呢?有,谁呢?袁绍的谋士沮授,叫做“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可是袁绍手下其他的谋士不赞成,说这个皇帝现在是个废物啊,这么一个废物你把他接到我们这儿来干什么呢?你是朝拜他呢还是不朝拜他呢?你是请示他呢还是不请示他呢?那你肯定要朝拜、要请示,我现在把他弄来以后大事小事我都要跟皇帝请示,皇帝万一意见和我们不一样怎么办呢?我是听他的呢还是不听他的呢?我听他的显得我们没分量,我不听他的我不又是违法吗?算了算了。袁绍怎么想呢?袁绍一想,这现任皇帝那是董卓扶起来的,而且董卓要废立皇帝的时候我袁绍是不干的,我现在又去尊奉他,我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吗?当然我现在又不可能把我主张的那个皇帝再扶起来,那个已经被董卓谋杀了,拉倒吧。那么这个事情袁绍一犹豫,曹操就抢先了一步。

公元196年,被董卓劫持到西安的汉献帝在董卓死后,历尽千辛万苦,又回到了当时的首都洛阳。这时的洛阳已经是一片废墟,破败不堪,在洛阳,皇帝和百官的饮食起居甚至形同乞丐。曹操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果断地谋士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想方设法把皇帝从洛阳接到了自己的根据地许县

问题7:孔子《论语》中的问题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第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八佾第三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汝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若林放乎!”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子曰:“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谛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也。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徼如也,绎如也。以成。”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里仁第四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公冶长第五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琏瑚也。”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宰予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伥。”子曰:“伥也欲。焉得刚!”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悦,何如其知也。”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至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醢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问题8:文言文在线翻译

关于“猖獗”、“遂”及“用”字的理解

关于“猖獗”、“遂”及“用”字的理解

吴礼明

江西陈金海老师在《“猖蹶”是“失败”的意思么》()一文中说:“《隆中对》里有一个句子:‘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我感觉人教版9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和配套教参对该句中‘猖蹶’的处理过于粗犷。”他并引用了教科书第196页注释③:“〔遂用猖蹶,至于今日〕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用,因此。猖蹶,这里是失败的意思。” 我想,猖獗取“失败”意,各家字典义,没有问题。

岳春光老师引用陈瑞衡、邢昌鲁著《中学文言字词辨正》说:“猖”是“踢”的借字,“獗”是“蹶”的借字。《说文》:“踢,跌也。”“蹶”有“倒”义。“猖獗”即“踢蹶”,义为跌倒,栽跟头;引申为失败。又引张一建 潘明锋编著《古今汉语同形词辨析》说,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猖”是“伥”俗字,符定一《联绵字典》释“猖狂”时指出,猖,古止作昌,但本字当为伥。《说文解字》中没有“猖”字只有“昌”字。《说文》:“昌,……一曰仆也。”仆,颠仆的意思。蹶,倒下,跌倒的意思。又引《辞源》(1981年修订本)说,“猖獗”也作“猖蹷”、“猖蹶”。

其次,还有对于“遂”、“用”二字的理解。《康熙字典》引《正韵》说:遂,因也,两事相因而及也。以,而也。所以注释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当然,对于这一句的理解,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句法层次分析,如下: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原文:由是先生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要说明的是,“至于今日”的情因中,有两点,一是“不度德量力”,另一是“智术浅短”。再进一步说,如果“我”度德量力,那么“我”便不会去“欲信大义于天下”的;而又因为“智术浅短”,导致了失败,所以便弄成今日这个局面了。所以后面说“然志犹未已”云云。

问题9:为什么只有曹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

为什么只有曹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董卓、李唷⒀罘罹筒荒埽/span>

三国时期的曹操占据了北方,建立了魏国。这其中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诸葛亮在隆中对的时候就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那为什么挟天子的就只能是曹操,而不能是其他人呢?

其实第一个得到天子的人根本不是曹操,曹操是转了好几道手的时候才接到皇帝。

第一个挟天子的人应该是董卓。他在进入京城之后,就掌控了皇帝。他做的很过分,看皇帝不满意,甚至行废立之事。

董卓这个人,是有点想要挟天子的,他想要利用天子的号召力来掌控全国。但是他没有实现,因为他太残暴,他太粗鲁,他想要拉拢朝廷的士大夫,但大家都根本看不起他,因为他粗鄙无文,他只会用暴力来胁迫人,他得不到士大夫的心。

董卓失败了。

董卓失败后,得到汉献帝的是李嗪凸幔橇揭桓隹刂屏颂熳樱桓隹刂屏顺⒌拇蟪肌:芟匀唬且彩呛苊挥兴降摹K蔷褪侨趸娴亩俊K撬暗哪勘昃褪嵌俊K裕杂诨实郏且布蛔鹬兀徊还当成工具而已。

曹操的迎接天子,在后来是一种目的性非常强的行为。不过在当时是有着深厚的情感的。曹操的地盘无法跟汉献帝相连。他想要去向天子表达敬意,但是被杨奉等其他势力隔断了。曹操用董昭给他打通道路,才得以通过。曹操给汉献帝带去了食物、肉类,让汉献帝能够吃上点好的东西。

后来,曹操千方百计才顺利接到汉献帝。而此时杨奉感觉到了曹操的意图,想要阻止,不过为时已晚。献帝已经被曹操接走。

后来的人都知道汉献帝和曹操直接深仇大恨。不过当时,对于汉献帝而言,被曹操接走,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为曹操对他非常尽心尽力。这更其他的董卓、李唷⒐岫继觳畹乇稹/span>

所以,挟天子并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想要得到挟天子的好处,你首先要付出尊天子的代价和真诚,这是必不可少的。

而董卓、李唷⒀罘畹热硕贾幌氲玫角罢撸幌敫冻龊笳摺K运侵荒苁О堋/span>

只有曹操是成功的,曹操有着远大的目标和常人所不能的自我克制。

在乱世之中,想要成功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仁义就是这种克制的代名词。不实行仁义,不会成功的。

读历史,思人生,欢迎关微信公众号:刘弘文

关于贾天子和贾天子以令诸侯是什么意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